吃飯時喝水
通常來說,人們在吃飯或喝水時都會有少量的空氣進入腹中,但如果吃飯與喝水同時進行,就會導致空氣在胃腸中聚集起來。此外,吃飯速度太快也會吞咽進過多的空氣。所以,為避免排氣,吃飯時應當細嚼慢咽。每頓飯應至少花20分鐘吃完,吃飯的同時還要避免站立、走路和看電視,這些動作都容易引起飯后排氣。
鍛煉強度過大
人們在激烈運動的過程中會有過度換氣的現象,導致無論在跑步機上鍛煉或是在戶外跑步都容易過度產氣、排氣,但它對人體健康無害。
吃太多豆子
所有的豆類(棉豆、扁豆、四季豆、蕓豆和大豆)都不容易被小腸吸收,進入大腸后在細菌作用下發酵而產生氣體。
緊張焦慮
人體處于壓力情境下也會出現腸胃疾病,壓力和焦慮會讓人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吞咽進大量的空氣。有些人會唉聲嘆氣或是呼吸急促,這些都會擾亂胃部功能的正常運行。
喝太涼的飲料
冷飲中含有的碳酸氣體會引起胃腸脹氣,特別是剛從冰箱里拿出來就直接飲用。冷飲中含有的氣體進入胃部后會由于和體溫存在明顯差異而產生膨脹--在很短的時間內,它會從5攝氏度上升到37攝氏度。因此,從冰箱里拿出冷飲后放一段時間再喝。
服用某些藥物
用來治療燒心的質子泵抑制劑會通過減少胃酸的生成來達到治療目的,它的一個連鎖反應就是會改變腸道內的細菌類型,從而引起氣體增加。還有些藥物(如止咳糖漿)中含有人工甜味劑,如山梨糖醇或木糖醇,這類不容易被腸道消化吸收的糖分會促進細菌的生長,引起緩瀉效應,造成胃腸脹氣。
疝氣
餐后飽脹、胃痛、排氣不暢有可能是食管裂孔疝的最初預警癥狀,50歲以上的人群易受到這種病的困擾。這種病是指腹腔內的臟器(主要是胃)通過膈食管裂孔進入胸腔所致的疾玻服用減少酸性液體排放的藥物可以控制癥狀,有些病人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才能矯正。
吃反復加熱的食物
反復加熱面食、米飯和土豆等食物,容易破壞其中的分子結構,形成難以消化的淀粉,導致胃腸脹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