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歷史文化:
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經考古工作者的挖掘,才揭開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1975年國家決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館。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2009年6月13日下午1點多,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再次開掘,之后在一號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色兵馬俑。
公布成果:
人類最重要的考古遺存之一,兵馬俑的考古進程一直為世人所矚目。2009年6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始了第三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經過三年的艱苦發掘出土了大量陶俑、珍貴器物以及遺跡。2012年6月9日是第7個文化遺產日,秦兵馬俑第三次考古發掘工作成果公布。秦陵博物院對外公布了重大考古成果:焚燒兵俑,西楚霸王項羽成最大嫌疑人。此次發掘中發現數量較多的彩色陶俑,其中最大一尊身高達2.5米,腳長54碼。
出土文物:
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于2009年6月13日正式開始,發掘地點位于一號坑北側中段,具體區域包括三個隔墻和兩個過洞。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第三次發掘出土了陶俑、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各類文物共計310余件(組),其中揭露陶馬3組12匹,陶俑120余件;清理戰車2乘、戰鼓2處、兵器柲10處、弓弩箭箙12處、漆盾1處,另有建筑材料朽跡如木、席、夯窩等痕跡多處。根據發掘方案的制定,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現場采取“保護與發掘同時,展出與發掘同步”的模式,除常規保護外,已經移交實驗室10批彩繪陶俑殘片及脆弱遺跡模塊,部分彩繪土樣開展了回貼實驗。3年來,至少有140萬名游客近距離親眼目睹了兵馬俑的發掘,感受到了文化遺產所帶來的神秘。
保存完好:
“最初猜想一號坑里面文物顏色不會保存得太好,但就目前來看,在陶器和漆木器上均發現了不少彩繪,彩繪情況比預想的要好。柲、弩、鼓等各種器物上的彩繪均有保留。發掘出的陶俑彩繪雖然保存面積較小,但數量卻很多,秦俑服飾上的顏色也非常多。”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執行領隊許衛紅說,已經進行了3年的第三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數量較多的彩色陶俑。而兵馬俑“千人千面、千人千色”的猜測也進一步被印證。3年里,考古工作人員曾先后發現了有黑色眼睛、灰褐色眼睛的兵馬俑,還發現了一個眼珠為紅色、瞳仁為黑色的彩繪兵馬俑頭,讓人震驚不已。此外,第三次考古發掘還發現了一個級別頗高的將軍俑,它穿的魚鱗甲做工精細,鎧甲邊緣處有彩繪圖案,腰部以下保存完整,俑上殘存有彩繪,呈現幾何形狀,鎧甲甲片較小,說明其級別是相當高的?!按舜伟l掘發現彩繪俑實屬驚喜,發掘之前考慮這個坑曾經經過種種破壞,預計大部分已經完全脫落,沒想到這次能夠發現大量的彩繪,而且鮮艷程度也突破了我們的想象?!鼻乇R俑一號坑考古隊領隊申茂盛說。
項羽焚燒:
長期以來,對于秦兵馬俑被燒有兩種觀點:一個是自燃,就是俑坑兵馬俑里面有木頭等有機物質,時間一長產生沼氣,然后自燃了;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人為破壞的。到底是自燃還是人為燒毀,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給出了結論??脊湃藛T在發掘中發現,發掘區的西段有一條南北向甬道貫穿并與北側門道相通,甬道位置的紅土層塊狀板結倒塌,凡是在甬道和過洞附近的俑均被燒壞,嚴重變形變色,有的甚至都被燒化,且這一地區的棚木灰都為白色,可見溫度很高。燒毀的陶俑主要分布在甬道等通風處,此地段的俑損毀就比別的地方嚴重。可見兵馬俑俑坑是人為燒毀的,不可能是自燃的。
“兵俑被焚燒之前曾被人打碎過,因為位置不同,所以著火的火勢大小不一樣,所以形成了顏色不一樣的現象?!本烤故钦l焚燒了兵俑?目前來看,西楚霸王項羽的嫌疑最大。據記載,項羽設鴻門宴的地點據此地僅有五公里,他與秦始皇也結有仇怨。秦兵馬俑一號坑考古隊領隊申茂盛稱,這種說法可以站住腳,而這也是目前考古學界的主流意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