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在臨床工作中,患有有慢性乙型肝炎,因未感不適而未定期復查,直到出現癥狀再就醫,已發展至晚期肝癌而失去治療機會而導致死亡的的病例屢見不鮮,應引起大家的重視。
肝癌被稱為“癌中之癌”,因為其發展迅速,治療棘手,療效欠佳,近期病死率相當高,且待病人出現不適癥狀時再就診,多已屬于中晚期肝癌。所以,及早發現很重要。
如何能早期的發現小肝癌呢?
我們應對肝癌的高危人群定期的隨訪觀察。肝癌的高危人群---即在40歲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標記物陽性者,有癌癥家族史,有5到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臨床表現者以及已經確診的肝硬化患者。這一人群應至少每半年全面檢查一下肝病的生化和影像學指標,包括做B超、查甲胎蛋白(AFP)。一旦發現可疑病變,就要做CT等進一步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如果患者AFP持續升高,B超和CT檢測不能支持診斷,應進一步做肝動脈造影檢查或病理檢查,這對早期小肝癌和肝癌子灶的發現有重要價值。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