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兩個別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在一些問題中說,當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則說明該航天器是沿著地球表面運行的。按照
第一宇宙速度的定義
第一宇宙速度(V1)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兩個別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在一些問題中說,當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則說明該航天器是沿著地球表面運行的。按照力
第一宇宙速度,指物體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別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環繞速度。
太空軌道是一個抽象概念。當火箭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后進入太空,失去動力后,由于沒有空氣阻力,它仍能按固定的速度飛行。當飛行時產生的離心力相當于地球的地心引力時就會按一定的高度圍繞地球作圓周運動,這個運行軌跡就稱為太空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宇宙速度是指物體達到11.2千米/秒的運動速度時能擺脫地球引力束縛的一種速度。在擺脫地球束縛的過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線飛離地球,而是按拋物線飛行。脫離地球引力后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繞太陽運行。若要擺脫太陽引力的束縛飛出太陽
人類的航天活動,并不是一味地要逃離地球,特別是當前的應用航天器,需要繞地球飛行,即讓航天器作圓周運動.我們知道,必須始終有一個與離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 在航天器上.在這里,我們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因為地球對物體的引力,正好與物體 作曲線運動的離心力方向相反。經過計算,在地面上,物體的運動速度達到7.9千米/秒時,它所產生的離心力,恰好與地球對它的引力相等,這個速度被稱為環繞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又稱環繞速度):是指物體緊貼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大小為7.9km/s ——計算方法是V‵=gR (g是重力加速度,R是星球半徑)
第一宇宙速度的應用
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兩個別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在一些問題中說,當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則說明該航天器是沿著地球表面運行的。按照力
人類要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或發射完成星際航行的飛行器,就要擺脫地球強大的引力,那如何離開地球呢,這就要使運載飛行器或人造地球衛星的航天飛機或運載火箭的速度要達到宇宙速度。人造衛星也是這個原理。
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兩個別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在一些問題中說,當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則說明該航天器是沿著地球表面運行的。按照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第一宇宙速度是什么意思?
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兩個別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在一些問題中說,當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則說明該航天器是沿著地球表面運行的。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V1=7.9公里/秒。航天器在距離地面表面數百公里以上的高空運行,地面對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時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
第二宇宙速度(V2)當航天器超過第一宇宙速度V1達到一定值時,它就會脫離地球的引力場而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這個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稱逃逸速度。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公里/秒。由于月球還未超出地球引力的范圍,故從地面發射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10.848公里/秒即可。
第三宇宙速度(V3)從地球表面發射航天器,飛出太陽系,到浩瀚的銀河系中漫游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第三宇宙速度V3=16.7公里/秒。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選擇航天器入軌速度與地球公轉速度方向一致時計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就要大于16.7公里/秒了。可以說,航天器的速度是掙脫地球乃至太陽引力的惟一要素,目前只有火箭才能突破宇宙速度。
第四宇宙速度(V4)宇宙速度的一級,預計物體具有110~120km/s的速度時,就可以脫離銀河系而進入河外星系,這個速度叫做第四宇宙速度。
由于航天器在地球稠密大氣層以外極高真空的宇宙空間以類似自然天體的運動規律飛行,所以實現航天首先要尋找不依賴空氣而又省力的運載工具。
火箭本身既攜有燃燒劑,又帶有氧化劑,能夠在太空中飛行。但要掙脫地球引力和克服空氣阻力飛出地球,單級火箭還做不到,必須用多級火箭接力,逐級加速,最終才能達到宇宙速度要求的數值。
現代運載火箭由箭體結構、動力裝置、制導和控制系統、遙測系統、外測系統、安全自毀和其他附加系統構成,各級之間靠級間段和分離機構連接,航天器裝在末級火箭的頂端位置,通過分離機構與末級火箭相連;航天器外面裝有整流罩,以便在發射初始階段保護航天器。
運載火箭的技術指標,包括運載能力、入軌精度、火箭對不同重量的航天器的適應能力和可靠性。航天器的重量和軌道不同,所需火箭提供的能量和速度也各不相同,各種軌道與速度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如把航天器送入185公里高的圓形軌道運行所需的速度為7.8公里/秒;航天器進入1000公里高的圓形軌道運行所需速度為8.3公里/秒;航天器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行所需速度為10.25公里/秒;航天器探測太陽系所需速度為12~20公里/秒等。直到今天,只有依靠火箭才能突破宇宙速度,實現人類飛天的理想。
第一宇宙速度是什么意思?
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兩個別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在一些問題中說,當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則說明該航天器是沿著地球表面運行的。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V1=7.9公里/秒。航天器在距離地面表面數百公里以上的高空運行,地面對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時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
宇宙速度是什么意思
宇宙速度指:從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間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行星際和恒星際飛行器所需的最低速度。
宇宙速度的分類:
一.第一宇宙速度:(又稱環繞速度)是指物體緊貼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大小為7.9km/s .
二.第二宇宙速度:(又稱脫離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太陽引力束縛,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為11.2km/s.
三.第三宇宙速度:(又稱脫離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太陽引力束縛,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其大小為16.7km/s.
四.第四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飛出銀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約為110-120km/s,指在銀河內絕大部分地方所需要的航行速度.(如充分利用太陽系圍繞銀心的轉速,最低航行速度可為82km/s.[由于人類對銀河系所知甚少,這個數字還需要很久才能形成公論。指在銀河內絕大部分地方所需要的脫離速度。目前根本無法得出第四宇宙速度,原因是對于銀心的質量以及半徑等無法取值.]
五.第五宇宙速度:指航天器從地球發射,飛出本星系群的最小速度大小,由于本星系群的半徑、質量均未有足夠精確的數據,所以無法準確得知數據大小。[目前科學家估計本星系群大概有500--1000萬光年,照這樣算,應該需要1500-2250km/s的速度才能飛離,但這個速度以人類目前的科學發展水平,至少要幾百年才能達到,所以現在只是個幻想。]
六.第六宇宙速度:指航天器從地球發射,飛出全宇宙的最小速度大小.(準確來說是可見宇宙),[但由于可見宇宙的具體半徑,質量等數據未知,且眾所周知,宇宙在膨脹,所以這個數據應該是不確定的,人們也不知道宇宙外面是否還有界。所以第六宇宙速度還是個有待研究的話題。]
百度百科:網頁鏈接
360百科:網頁鏈接
物理問題。第一宇宙速度中最大環繞速度是什么意思?
環繞地球的最大速度,
再大就脫離地球,成為第二宇宙速度了.
對方是宇宙第一冷血鬼是什么意思
第一宇宙速度(V1)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兩個別稱:航天器最小發射速度、航天器最大運行速度。在一些問題中說,當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運行,則說明該航天器是沿著地球表面運行的。按照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