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羋月是宣太后(前337年-前265年),羋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并非中國第一位號為“太后”者。 宣太后的本名、父母、出生時間、早年事跡均無詳細記載,僅知羋氏是楚
羋月本來是楚國人,后來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人稱羋八子。
秦始皇是羋月的玄孫 宣太后(?―前265年),羋(mǐ)姓,出生地楚國丹陽(在今湖北省),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
當時秦武王由于舉鼎而死,秦國后繼無人,于是羋月在他的弟弟魏冉的幫助下,扶持了公子稷上位,公子稷就是日后的秦昭襄王。此時秦昭襄王年幼,于是羋月稱宣太后,臨朝稱制,把持了朝政,當時秦國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外患,就是北方的義渠,義渠部族經常與秦國發生戰爭。
羋月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即“祖父的祖母”。羋月即是歷史上著名的“羋八子”,秦國的宣太后,她執政秦國四十一年,將秦國從戰國七雄變成惟一強秦,列國從此再無還手之力,為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基矗 從秦宣太后到秦始皇,共5代,世系表是:秦宣太后(
秦武王死后,秦國一片混亂,義渠王也想趁機作亂,欺負新上位的秦昭襄王年幼,入朝來見圖謀不軌,宣太后羋月利用美人計勾引了義渠王,最終將義渠王所殺。宣太后臨朝稱制與魏冉、羋戎,以及她所生的另外兩個兒子,一起合稱四貴,把持朝政。
自她開始,掰著手指頭往下數四代,她孫子的孫子(玄孫)就是我國帝王界著名的帶頭大哥——秦始皇嬴政。
秦昭襄王十分不滿,后來秦昭襄王逐漸長大,從魏國逃過來的范雎的幫助下,推翻了宣太后以及四貴的壟斷,最終宣太后病逝于宮中,這就是羋月真實的生平事跡。值得一提的是,羋月和秦始皇的關系。秦始皇與羋月并未見面,秦始皇僅僅是宣太后羋月的玄孫。
高祖母。 羋月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即“祖父的祖母”。她執政秦國四十一年,將秦國從戰國七雄變成惟一強秦,列國從此再無還手之力,為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基矗 從秦宣太后到秦始皇,共5代,世系表是:秦宣太后(高祖母)→秦昭王嬴稷(曾祖父)→秦孝文王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秦始皇是羋月的幾代后人
秦始皇是羋月的四代后人,羋月是秦昭襄王之母,秦孝文王的祖母,秦孝文王的孫子是秦始皇。
1、宣太后
宣太后(?-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宣太后出身于楚國,為秦國相穰侯魏冉之異父姊、后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
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惠文王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羋八子所生的公子即位,即秦昭襄王,羋八子因此成為王太后。
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陽驪山。
2、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
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早年在燕國做人質。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公子芾、公子壯爭位,遂立。
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
3、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亦稱安國君,是戰國時秦國第35位國君,嬴姓,趙氏(一說秦氏),名柱(一作式),秦昭襄王次子,秦莊襄王之父。
4、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稱秦莊王,嬴姓,趙氏,本名異人,后改名為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戰國時期秦國國君。
5、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擴展資料:
宣太后本是楚國人,后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 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
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后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
宣太后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主政。宣太后及四貴的專權極大*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秦國國內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
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弒君篡國的禍亂。
秦昭襄王采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后,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驅逐出秦國。宣太后十分寵愛情夫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將去世時,傳令讓魏丑夫為自己殉葬。
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請庸芮游說宣太后。庸芮先問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夠感知到人世間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說不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宣太后
羋月傳,上面的秦王跟秦始皇是什么關系?請詳細說明
《羋月傳》中的秦王是秦惠文王嬴駟。秦始皇嬴政是他的玄孫。
秦惠文王的兒子是秦武王和昭襄王;昭襄王的兒子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的兒子是秦莊襄王;秦莊襄王的兒子是秦始皇。
秦惠文王——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是秦惠文王的玄孫。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咤風云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余年*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秦始皇
黃歇和羋月真實歷史關系,歷史上羋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有的,歷史上的春申君就是黃歇。史籍上并無太多與羋月關系的記載。
黃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國江夏人,原籍楚國屬國黃國(今河南省潢川縣)。戰國時期楚國大臣,是著名的*家。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并稱為“戰國四公子”,曾任楚相。黃歇游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12縣。
羋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也就是秦始皇爺爺的奶奶。羋月是秦昭襄王之母,秦孝文王祖母。秦孝文王是秦始皇祖父。
羋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羋月是兵馬俑真正的主人么
歷史是不承認羋月這個名字的,一般稱之為羋八子或者宣太后。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爺爺的奶奶)。
第二個問題也是一樣,現在主流史學家還不承認兵馬俑是宣太后的陪葬,一般還認為是秦始皇的陪葬。
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之一。但是到底是作為宣太后羋八子的陪葬還是秦始皇本人的一直存在爭議。
從事專門研究的教授提出過是宣太后陪葬的說法,有幾點證據如下:
1:在兵馬俑坑中,看到所有的士兵不但沒有戴頭盔,而且頭上還梳著偏髻。有人說這是秦朝“尚右”的觀點,但是專門研究的叫陳景元先生認為這是身為出身楚國貴族秦宣太后羋氏為紀念楚國而制造的。
2:出土的兵馬俑身上還殘留著一些染料,五顏六色的,這明顯與“尚黑”的秦皇不符,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根據五行相克認為先周為“火德”,所以講“水德”定位崇拜對象,水對應顏色為黑,所以看過歷史紀錄片的時候應該留意過,秦皇的龍袍,旌旗全為黑色,在這么信奉黑色的帝國里,能允許自己的陪葬士兵傳的五顏六色的呢?
3:出土的同時還有幾匹馬車。當時始皇統一中國后,實行“車同軌,書同文”的規定,但是在出土的銅車馬中車輿明顯不一致,難道對律法嚴厲的始皇會允許這樣的陪葬品存在嗎?等等。
但是這都還沒有定論,還需要更多的考古證據證明。
羋月是秦始皇什么人
羋月的丈夫:秦惠文王贏駟
兒子:秦昭襄王贏稷
孫子:秦孝文王贏柱
曾孫:秦莊襄王贏子楚
玄孫:秦始皇帝嬴政
秦始皇是羋月的玄孫,羋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高祖母:輩分稱呼,祖父的祖母,已是真正的老祖宗了。高祖父的妻子。曾祖父的母親。祖父的祖母。父親的曾祖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