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個人所得稅法》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后利潤應當分配給股東。而股東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也應該征收
通常,企業年度利潤,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稅后利潤應按照規定分配給股東。利息,紅利所得也在個人所得稅中。那么股東分紅該如何繳稅呢?
方法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是個人股東從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紅可以減半征稅。
一、企業稅后利潤給股東分紅需交個人所得稅嗎?企業取得投資分紅,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居民企業稅后利
根據相關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的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⑴所有股東是企業,股東分紅給企業時,不要交個人所得稅,但涉及到企業所得稅,企業與企業之間,稅率不同,
所以說,個人股東繳納的個人分紅所得稅是有企業代扣代繳。
1、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這種分紅屬于:利息、股息、紅利所得2、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稅率:特許權使用
股東收到后,還需要自行到稅務局申報。
個人所得稅不僅僅是包括工作,其他的收入可能也需要算到個人所得稅里面。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股東,該公司每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股份分紅怎樣納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copy》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后利潤應當分配給股東。而股東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也應該征收個人所得稅。股東分紅繳稅計算方法:1、個人股東按照應百得紅利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2、從上市公司得到的分紅可以減半繳納征稅。3、外國人取得的紅利度無論是否為上市公司,都不需要繳稅。4、居民企業問從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分紅收益為免交稅收。5、境外非居民企業股東從中國居民企業取得2008年及以答后的股息,按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關于公司股東分紅繳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后利潤應當分配給股東百。而股東取得的利息度、股息、紅利所得也應該征收個人所得稅。
股東分紅繳稅計算方法:
1、個人股東按照應得紅利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知
2、從上市公司道得到的分紅可以減半繳納征稅。
3、外國人取得的紅利無論是否為上市公司,都不需要繳稅。
4、居民企業從其他居民企業取內得的投資分紅收益為免交稅收。
5、境外非居民企業股東從中國居民企業取得2008年及以后的股息,按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容。
企業取得投資分紅如何納稅和避稅
一、企業稅后利潤給股東分紅需交個人所得稅嗎?
企業取得投資分紅,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
居民企業稅后利潤分紅不繳企業所得稅。
常用的避稅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轉移定價法、成本計算法、融資法和租賃法。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第三項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也為免稅收入。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
其所稱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也就是說,企業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足12個月的分紅要繳稅,其他的分紅都不需要繳稅。
2008年以前,居民企業之間的稅后利潤分配,如果存在非定期減免稅造成的稅率差,則要按稅率差補稅。
但在2008年以后,即使企業分配的稅后利潤是屬于2008年以前的,也可以按照新稅法的規定免稅,不需要按稅率差補稅。
二、在我國合理避稅的作用
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這個定義的關鍵是納稅人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通過不違法的手段對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精心安排,盡量滿足稅法條文所規定的條件,以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當然,避稅也不排除利用稅法上的某些漏洞或含糊之處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經濟活動,以減少自己所承擔的納稅數額。
一般地說,避稅可以認為是納稅人采取利用某種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處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事務,以減少他本應承擔的納稅數額。雖然避稅行為可能被認為是不道德的,但避稅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而且不具有欺詐性質。避稅是對已有稅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顯示說明,它說明了現有稅法的不健全特征。稅務當局往往要根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431353932據避稅情況所顯示出來的稅法缺陷采取相應措施對現有稅法進行修改和糾正。所以,通過對避稅問題的研究可以進一步完善國家稅收制度,合理避稅,才能視合理避稅為企業的權利,才能受到法律和社會的認可和保護。
在財會稅務實踐中,針對稅法中“非違法”內容,納稅人是可以合理運用的,這從稅法建設本身來看,是有利于推進稅制改革。因為,稅法中“允許”、“不允許”和“應該”、“不應該”的內容實際上使企業同時得到了“非不應該”、“非不允許”的內容。正是這些法律上的“非不應該”、“非不允許”內容構成企業合法及非違法避稅的依據和途徑。
在財會稅務實踐中,我們翻閱具體稅法細則才發現,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對稅法中“非不允許”、“非不應該”的成功利用。對每一個具體的納稅人來說,理解、分析和研究合理避稅并不斷進行實踐,這不僅直接可以給納稅人帶來的經濟利益和貨幣收入,使他們創造的商品價值和商業利潤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歸納稅人自己,而且還能夠幫助納稅人正確樹立法制觀念和依法納稅意識,從而提高納稅人素質。
合理避稅不同于偷稅、逃稅,它不是對法律的違背和踐踏,而是以尊重稅法、遵守稅法為前提,以對法律和稅收的詳盡理解、分析和研究為基礎,是對現有稅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的缺陷的發現和利用。同時,合理避稅有助于保證政府和執法部門及時發現稅制及稅法中所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稅收征收管理的實踐來健全稅收制度,完善稅法,有助于實現經濟生活規范和社會生活規范化,有助于建立一個健全的法律社會,有利于我國在世貿組織這個大家庭中與國際社會接軌,有利于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
避稅概念在外延上有寬、狹之別。國際上將避稅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接受避稅,另一類是不可接受避稅,二者的劃分是以是否違背法律意圖作為根據。
可接受避稅是指與法律意圖相一致的避稅即大概念下的避稅。
三、股東分紅所需要的條件
從法律層次上說,股東的分紅權是一種自益權,是基于投資者作為股東個體身份所具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一旦受到公司、公司董事或第三人的侵害,股東就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尋求自力救助 如要求召開股東會或修改分配預案或司法救濟以維護自身的利益。理論上股東的分紅權是股東的一種固有權利,不容公司章程或公司機關予以剝奪或*,但實際上,由于股東權是體現為一種請求權,它的實現是有條件的:
1、以當年利潤派發現金須滿足:
⑴公司當年有利潤;
⑵已彌補和結轉遞延虧損;
⑶已提取10%的法定公積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
2、以當年利潤派發新股除滿足第1項條件外,還要:
⑴公司前次發行股份已募足并間隔一年;
⑵ 公司在過去3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錄;
⑶公司預期利潤率可達到同期銀行存款利潤;
3、以盈余公積金轉增股本除滿足第2項 1-3 條件外,還要:
⑴公司在過去三年的連結盈利,并可向股東支付股利;
⑵分配后的法定公積金留存額不得少于注冊資本的50%;
⑶除此之外,根據《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股利的分配必須由董事會提出分配預案,按法定程序召開股東大會進行審議和表決并由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代表的1/2現金分配方案或2/3紅股分配方案 以上表決權通過時方能實現。
股東分紅的錢要交稅嗎?
⑴所有股東是企業,股東分紅給企業時,不要來交個人所得稅,但涉及到企業所得稅,企業與企業之間,稅率不同,要補交企業所得稅率差額。
⑵獨資企源業,股東分紅不要交個人所得稅。
⑶有限責任公司查賬征收企業,分給個人股東分紅,要交20%個人所得稅。
(注:年終利知潤分配,股東分紅的金額多少是依據董事會的道決定,來進行分配的,從利潤分配先轉到應付股利)
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是怎樣規定的
1、根據個人所得百稅法,第二條
這種分紅屬于: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2、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稅率: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度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3、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知為應納稅所得額
4、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5、根據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
第三十六條 納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道一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版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一)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如果分紅超過12萬,該股東需到稅務機關辦理個人申報
綜上所述,分紅個稅計算為:
分紅額*20%
企業發放分紅時需代扣個稅
股東個人收到后還需自行到稅務局申報,(如果滿額代稅后可不再繳稅,只需申報情權況即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