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區別: 1、內涵不同:政府部門、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而事業單位是實施政府某項公益服務的部門,是社會服務組織。 2、擔負的職責不同:政府部門、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而事業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采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區別: 1、級別不相同 在行政編制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你幾年以后當了科長,就是股級。再幾年以后當了局長,就是局級。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 而事業編制,名
公務員在上面介紹過了,其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區別: 1、經費來源不同。 事業單位所需經費由公共財政支出、不實行經濟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非物質生產和勞務服務的社會公共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公務員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的區別主要有這些:一是工作性質方面,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主要是社會公益性工作,或者說是非營利性的工作。二是工資收入方面,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并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
事業編制副科與公務員編制副科最大的區別依然是編制的不同。事業編制的副科還是事業編制,只能在事業單位中的事業編制當中晉升。公務員編制副科晉升的渠道更加廣泛。 事業編制是無法直接轉為公務員編制的,絕大多數單位的負責人必須是公務員編制
三是保險福利方面,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四是用人方面,公務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而事業單位人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等是按照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但事業單位對人員的管理權限要大一些。
總結 公務員最好,其次是參公的事業編,然后是工勤都是參公的。 全額事業編:還可以,工資比公務員低點 差額撥款:這個有點保障,至少財政給錢 自收自支:這個工資沒有保障了 區別 1、經費來源不同。 2、升遷不同。公務員除了熬年頭,即工齡長薪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公務員有什么區別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最大的區別是 公務員屬于行政編制,而事業單位屬于事業編制,也就是說事業單位一般沒有行政執法權 公務員單位和一些參公單位都有執法權。
其次,事業單位工資是走職稱路線(初級、中級、高級),而公務員單位是走職務路線(科、處、局)。
國家財政支持的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的的單位叫“事業單位”。
國家各類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叫“公務員”。
事業單位舉例:學校、醫院、科研機構、文化站等。
黨政單位舉例:黨委、政府、人民團體等。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舉例:教師、醫生。
黨政機構工作人員舉例:市委* 、市長。
事業單位只不過是待遇比較好的工作單位而已(俗稱鐵飯碗)。
公務員不管大小,俗稱“官”,我國最低級別的公務員是鎮人民政府辦事員。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采納
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有什么區別
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區別:
1、級別不相同
在行政編制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你幾年以后當了科長,就是股級。再幾年以后當了局長,就是局級。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
而事業編制,名義上是國家干部,實際上還是工人身份,“走“的是職稱,比如你幾年以后是初級工,幾年以后是中級工,幾年以后是高級工。
2、身份不相同
進入行政編制的意味著你是國家公務員,如通過了選調生考試就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法定待遇,如醫療、晉級等。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事業編制不一定要求是公務員,而進入行政編制的要求是必須要通過國家公*。
3、退休后待遇不相同
公務員不用交養老金,所以退休后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是你是事業單位的,那你每個月發的工資中,會扣除養老金。而公務員不用扣。在部隊同樣級別,工資待遇基本相同。轉業以后,因編制不同,待遇可能就會相差很大了。
4、機構性質不相同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于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擴展資料:
事業單位編制
1.編制的分類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
2.事業編制
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適用單位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采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3.事業單位待遇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所以,非編制人員的待遇不一定比編制人員差。
目前多數改革后的事業單位對新進的人員,包括事業編制的人員在審查檔案后,交給人才中心保管。另外國家也在積極推行事業單位人員雇傭制這將逐漸改變事業單位編與企業編的差距。
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由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
行政單位人員的工資按《公務員法》由國家負擔,而事業單位則根據不同的管理模式實行不同的待遇。 行政單位或事業單位根據根據工作性質,也有具有行政事業編制的非公務員的人就職,一般是從事后勤保障的工勤人員,他們的待遇除職權不同外,收入和公務員完全一致。
二、公務員編制
公務員以前叫干部,后來改叫公務員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這句有三個重點:“依法履行公職”就不多說了,說白了公務員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國家機器的組成者;所謂“公務員編制”的正規名字其實應該是指“行政編制”;國家財政負擔。
三、公務員級別
公務員除了其所任職務以外,還有級別。公務員的級別高低,既體現公務員所任職務的等級高低、責任輕重和職位難易程度,又反映公務員的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等素質條件和工作狀況。這是我國公務員制度的一個特色。
各國公務員都有級別,但確定級別的依據和級別所反映的內容不盡相同。在美國等實行職位分類的國家,公務員級別反映的是公務員所在職位的責任輕重和難易程度,與公務員本身的資歷條件無關,級別不隨人變化。
責任輕重和難易程度相同的職位劃入同一級職位,職位的工作任務和責任不變,級別也不變。而在實行品位分類的國家,公務員的級別主要反映公務員本身的學歷、資歷等條件,級別隨人走,同一職位可由級別不同的人來擔任。
我國公務員的級別,既考慮了職位分類的因素,又吸取了我國傳統的官員品位制度、干部等級制度以及現代品位分類的因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事業編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政編制
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有什么區別
區別:
1、經費來源不同。
事業單位所需經費由公共財政支出、不實行經濟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非物質生產和勞務服務的社會公共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公務員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2、升遷不同。公務員除了熬年頭,即工齡長薪級工資漲,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
而事業單位,除了熬年頭,升職之外,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比如中級職稱相當于正科工資。就說你專業扎實,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還高。
3、公務員升遷機會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頂。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所以升遷機會很少,因為職數少。
4、單位性質不一樣
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擴展資料
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
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于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針對公務員范圍的各種不同意見,全國人*律委員會經反復研究認為,干部管理制度正處在改革過程中,公務員的范圍需要同民主*發展進程相適應,同我國現階段干部管理體制相符合,公務員草案的規定符合實際情況,建議維持草案規定的范圍;同時,建議對關于公務員定義的表述作修改完善,以符合所要規范的公務員范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務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事業單位
事業編制副科與公務員編制副科有什么區別
事業編制副科與公務員編制副科最大的區別依然是編制的不同。事業編制的副科還是事業編制,只能在事業單位中的事業編制當中晉升。公務員編制副科晉升的渠道更加廣泛。
事業編制是無法直接轉為公務員編制的,絕大多數單位的負責人必須是公務員編制,這就決定了在提拔方面公務員更加具有優勢。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拓展資料:事業編制轉為公務員編制的渠道
1、參加省級公*、國家公*
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級公務員招考,主要崗位設置在鄉鎮,部分崗位為*干警、法院、檢察院崗位等。如果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要去參考,工作年限務必要超過1年。
2、參加各級副科崗位選拔(公選)
有時,根據工作需要,地級市或者縣政府會面向本地區或者全國,公開選拔副科級領導崗位或副科工作崗位(儲備干部)。這類考試要求報考人員最少具備3年工作經驗,年齡也有具體要求,總體來說,要求很嚴格。
3、破格提拔的情況(要努力爭取)
原則上事業編制不會自動轉為公務員編制,但如果某個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工作特別突出、年度考核連續都是優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見的有,某單位引進高科技緊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為副科級干部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事業編制詞條
廈門的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編制有什么區別?
總結
公務員最好,其次是參公的事業編,然后是工勤都是參公的。
全額事業編:還可以,工資比公務員低點
差額撥款:這個有點保障,至少財政給錢
自收自支:這個工資沒有保障了
區別
1、經費來源不同。
2、升遷不同。公務員除了熬年頭,即工齡長薪級工資漲,就只能升職才能漲薪水。
而事業單位,除了熬年頭,升職之外,還可以通過職稱聘用來漲工資,比如中級職稱相當于正科工資。就說你專業扎實,你收入也不必你上司少,甚至還高。
3、公務員升遷機會大,而且可以一直升,直到頂。事業單位基本都是行政機關下面的二級單位,所以升遷機會很少,因為職數少。
4、事業單位未必工資比公務員低,一是看哪個單位,比如煙草專賣就比公務員多得多,二是你自己努力考職稱,副高相當于副處待遇,很不錯的。畢竟基層公務員一輩子混到副處的很少。當然我指的是基層。省市和國家的除外,省里公務員起步就是處級。
事業編制
開放分類: 社會、*
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適用單位主要有:科研單 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 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采取自 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事業編制的分類】
1、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 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學校、農技站等。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 部分景點等。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2、事業編制一般都是要考的,比如煙草局、海關、檢察院之類。
3、以前有經濟*、現在的港口*、鐵路*等,他們是事業編制,現在不允許出現這樣的編制,現在*中的*就要求統一編制,即是*即是公務員。
公務員編制的待遇最穩定。
事業編制分三種:1、全額撥款事業;2、差額撥款事業;3、自收自支事業
其中,以1為最穩定,但工資較少;2的待遇形式比較靈活,電臺、電視臺等都屬此類,雖然財政撥款只占一部分,但每月拿錢卻很多;3不是財政撥款,退休時拿 的是和企業職工一樣的養老保險退休金。退休后,上述四種待遇每年增加的生活補貼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是:公務員、全額、差額、自收自支。
事業編制的和公務員待遇是不一樣的,事業編制比公務員待遇低。但是還是國家工作人員。
從金碗到鐵碗,公務員似乎已經成為了時下年輕人最優的職業選擇,進了機關就如同嫁入豪門一樣,不管大家懷著怎樣的就業心態。然而大家只知道龐大的考公人員 中學生是主體,因為他們有著迫切的就業要求;還有一些是在職但工作不穩定的企業人員,主要想獲得一份安逸穩定的工作;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群體就是機關事業 編人員,他們在以公務員為主體的機關中,干著與公務員一樣甚至更多更累的工作,拿著比公務員少的工資,承受著幾乎沒有晉升空間的職業壓抑感,忍受著從低級 到高級公務員們暗地里的歧視,對外還要強顏歡笑的接受外界對機關干部群體的羨慕,整日為職稱考試、外語考試、計算機考試辛苦備戰,還要被*加入到千軍萬馬 中勇闖“考公”獨木橋。
人為的鴻溝:身份標簽
在機關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機關工作人員從身份上說可以分為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工勤編,還有少數臨時工和政府雇員。這幾大群體,不僅僅是名稱不同,而且待遇差別也很大,是人為貼上的以區別身份的標簽。
其中公務員和參公事業編處于金字塔的最高端,待遇好、晉升空間大、科以下干部只要不犯錯三年一小提已成了不成文的慣例。所有優勢政府資源都向這個群體靠攏,所有提拔條件也必然傾斜于這個群體;
其二就來說說全額撥款事業編,在機關中這個群體承擔著和公務員沒有任何差別的工作,而且由于近年來公務員進口太緊,凡是需要用人的單位就想方設法成立事業 單位,招考事業編人員,這也是考公失敗大學生們的次優選擇。所以這一群體年齡結構相對較輕、知識水平相對較高,大多數人還擁有技術職稱,部分能力強的事業 編年輕人往往被借調到政府最需要用人的部門,承擔著高于一般勞動強度和難度的工作。比如:拆遷部門、應急機構、建設一線以及文案工作復雜的辦公室等。
其三就是差額撥款事業編和自收自支事業編人員,這部分人在機關中非常少,多數集中在醫療衛生、新聞出版等公益事業單位,有一套自成體系的收入報酬機制;
其四就是工勤編、臨時工和政府雇員。工勤編主要是技術工人,有手藝,沒學歷,工資待遇比照事業編略低,但比社會上技術工人收入高很多。臨時工和政府雇員在 政府機關中沒有正式編制,只是臨時性的在政府工作,他們的工資待遇往往比較低,大約在1000元左右,基本享受不到各項福利補貼。
不公正的待遇:同工不同酬,低薪干重活
這里主要想談談公務員(包括參公)和全額撥款事業編在機關中的差別。在政府中,這兩大群體承擔著別無二致的工作,甚至在基層政府中事業編多于公務員,但他 們卻享受著不同待遇。公務員工資改革早就結束了,以前的陽光補貼、考核獎和年終一次性獎金都平分到了各月,科員最低每月可拿3500元,逐級遞增。事業編 還在執行老的工資辦法,而且以前公務員每月500的考核獎被拿掉了,事業編科員最低每月2400多元,再加上節假日5000元的獎金。這樣算下來事業編平 均每月比公務員少拿600多元,這還不算公務員的電話補貼。這僅僅是經濟待遇不同等。
提拔標準的傾斜:看身份、看資歷,就是不看能力
提拔看身份。眾所周知,在機關中工作,提拔就是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激勵措施,但在干部使用和提拔上,事業編卻沒有多少空間。以黨委辦公室為例,這在各級政府 機構中都是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但就是這樣整天在*、常委身邊工作的人員也有行政編和事業編之分。行政編二三年基本可以動一動,流動性比較強。事業編卻是 十幾年如一日,都是老面孔。工作任務繁重,行政編制一定,領導就擴充事業編,充實新鮮血液和生力軍,但提拔是事業編就得靠邊站。因為行政和事業就是無法逾 越的鴻溝,低級別的事業編永遠也不可能被提拔到高一級的行政崗位上去,因為提拔看的是身份,不是能力,提拔條件里尤其是破格提拔的條件里往往都會加上一 條:具有公務員身份。
而事業單位領導崗位及其有限,再加上近幾年事業編人員不斷擴充,領導指數卻控制得很嚴,事業編人員就只能選擇考職稱這條提高工資待遇的道路。考職稱其路漫 漫啊,既要準備全國統一的專業考試,還要通過計算機和外語考試,所以年輕的事業編干部大多都很愛學習,下班后不敢有什么娛樂活動,只能悶在家里鉆研專業知 識,背誦英文單詞。然而就是這樣一條路也被去年進行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控制的越來越難了,技術職稱崗位也定崗定編了,10個人按照1比3比6的比例,只能 有1個高級、3個中級和6個初級,這還是在沒有管理崗位的前提下。試想哪個事業單位能沒有一把手、二把手等管理崗位呢,又特別是在基層政府中超過10個人 的部門幾乎沒有,所以技術職稱崗位現在也成了香餑餑,只要沒有崗,你考出職稱證來也無濟于事,只能等。于是就會出現畢業好幾年的大學生光干活不提拔,只能 拿著助理職稱的工資,表面上看你還占著一個初級崗,但事實上本科畢業生的工資待遇就等同與初級職稱。不甘落后的人就只能終日沉浸在考職稱、國考、省考等一 大堆考試中。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