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唐紀·則天皇后天授二年》記載,有人告發周興謀反,武則天命令來俊臣審問周興,周興還不知道。來俊臣問周興:“犯人不肯認罪怎么辦?” 周興說:“這個好辦,拿個大甕,周圍用炭火烤,把犯人裝進去,什么事他會不承認呢?” 來俊臣叫人搬
請君入甕這個成語原是指武則天的大臣周興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讓犯人進到甕里招供。后比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請君入甕,中國成語,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引唐張鷟 《朝野僉載·周興》:“唐秋官侍郎 周興,與來俊臣對推事。俊臣別奉進止鞫興,興不之知也。及同食,謂興曰:‘囚多不肯承,若為作法?’興曰:‘甚易也。取大甕,
這個成語有兩個出處,一說出自唐代張鷟的《朝野僉載·周興》:“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狀勘老兄,請兄入此甕。’”。另一說出自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唐紀·則天皇后天授二年》:“或告文昌右丞周興與丘神勣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比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來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它揭露了酷吏的殘忍,也教會人們一種以牙還牙的斗法;同時告誡人們不要作法自斃. 有人告密文昌右丞周興和邱神勣串通謀反,太后(武則天)便命令來俊臣審這個案子.(一天
第一段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立刻命人抬來一口大甕,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現在請老兄自己鉆進甕里吧。”第二段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有人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來俊臣嘆口氣說:“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說:“這非常容易啊!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想想,還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現在請老兄自己鉆進甕里吧。”周興非常害怕,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招供!”
請君入甕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即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成語典故: 唐代武后稱帝時,周興和來俊臣同時擔任審理訟案的司法官,都是當時有名的酷吏。天授年間,有人控告周興有意謀反,于是武后下詔要來俊臣審問周興,周興不知此事。
我們通常在使用的時候用它的寓意,比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我們可以造句:鮑西婭以請君入甕的方法讓夏洛克自己鉆進死胡同。
譯文: 周興和丘神勣合伙謀反,太后讓來俊臣來審訊他。來俊臣趁著跟周興一邊吃飯一邊研究事情的當口,對周興說:“犯多不肯招供,應當采取什么辦法?” 周興說:“這很容易,拿一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烤,讓犯人進到里邊,什么事敢不承認!”“來
請君入甕的近義詞是以牙還牙。“請君入甕”和“以牙還牙”都是比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但“請君入甕”是中性詞,“以牙還牙”是貶義詞,側重于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原文】 天授中,人告子珣、興與丘神績謀反,詔來俊臣鞫狀。初,興未知被告,方對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興曰:“易耳,內之大甕,熾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甕且熾火,徐謂興曰:“有詔按君,請嘗之。”興駭汗,叩頭服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引君入甕’和‘甕中捉鱉’的意思是什么?
一、引君入甕 [yǐn jūn rù wèng]同“請君入甕”
解釋:甕:一種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
出自:《資治通鑒·唐紀·則天皇后天授二年》:“興曰:‘此甚易爾!取大甕,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示例:掬西江之水,為爾洗腸,即燒東壁之床,~。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席方平》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二、甕中捉鱉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解釋:從大壇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出自:元·康進之《李逵負荊》:“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示例:堂堂的正規軍對付一群饑餓不堪的烏合之眾,就像~一樣,毫不費力。
擴展資料
引君入甕的近義詞有: 以牙還牙、以毒攻毒等;
甕中捉鱉的近義詞有:關門打狗、 十拿九穩、勝券在握等。
一、以牙還牙 [ yǐ yá huán yá ]
解釋: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出自:《舊約全書·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示例:‘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是直道。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二、以毒攻毒 [ yǐ dú gōng dú ]
解釋:攻:治。中醫用語,指用含有毒性的藥物治療毒瘡等惡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來反對不良事物,或利用惡人來對付惡人。
出自: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
示例:~,反而證明了反對白話者自己的不識字,不通文。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三、關門打狗 [ guān mén dǎ gǒu ]
解釋:比喻將對方控制在自己勢力范圍內,然后進行有效打擊。
四、十拿九穩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釋:比喻很有把握。
出自:明·阮大鋮《燕子箋·購幸》:“此是十拿九穩,必中的計較。”
示例: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好,考大學應當是~的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五、勝券在握 [ shèng quàn zài wò ]
解釋:勝券:指勝利的把握。指一定能取得勝利。
出自:周大新《第二十幕》(下)二部二:“他把一切都計劃好之后,勝券在握地在廠門前的大街上緩緩踱步,靜等著夜色把這個想望已久的美好機會老老實實送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甕中捉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請君入甕 (成語)
請君入甕中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是什么意思
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
于是站起來對周興說:“有人告密你謀反,(太后命令我審問你)請老兄自己鉆進這個甕里去吧!”
請君入甕文言文全文,加點字解釋翻譯
請君入甕
原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興與丘神績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鞠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與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來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資治通鑒•唐記》
譯文
有人控告文昌右丞周興和丘神績陰謀造反,太后(武則天)便責令來俊臣審這個案子。(一天)來俊臣請周興到家里作客,他們一邊議論一些案子,一邊相對飲酒。來俊臣對周興說:“有些囚犯再三審問都不肯認罪,有什么辦法使他們招供呢?”周興說:“這很容易!(只要)弄到一個大甕,四周堆起木炭來燒,然后叫囚犯進到里面去,他敢不認罪?”來俊臣就(吩咐侍從)找來一個大甕,按照周興的辦法用炭火在周圍燒著,來俊臣站起來對周興說:“有人控告你謀反,(太后命令我審問你)請老兄自己鉆進這個大甕里去吧!”周興非常驚慌,當即叩頭認罪。
說明
周興、來俊臣,是武則天用以打擊異己的“狼牙棒”,是最險惡殘忍的有名“酷吏”。他們曾編有“羅織經”,總結了如何誣陷、*無辜者的經驗,人人切齒。以后,凡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就叫請君入甕
怎么沒有加點字呀????????
請君如翁什么意思,不是請君入甕我沒打錯字。請君如翁是一個猜成語小游戲的答案,不懂什么意思,有人懂嗎
微信小程序是吧,那款還是別認真了 作者濫改成語大會玩玩還行 很多詞是錯的 容易誤人子弟 別太較真
"請君入甕"出自那個朝代?又是什么意思呢?
唐朝,①唐·張鷟《朝野僉載·周興》:“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狀勘老兄,請兄入此甕。’” ②《資治通鑒·唐紀·則天皇后天授二年》:“興曰:‘此甚易爾!取大甕,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意思:比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來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它揭露了酷吏的殘忍,也教會人們一種以牙還牙的斗法;同時告誡人們不要作法自斃。
參考百度百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