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頭節是每年的農歷二月二,又稱龍抬頭、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民間亦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
愚人節是每年的4月1日,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是西方社會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與古羅馬的嬉樂節和印度的歡悅節有相似之處。在歐美一些國家,愚人節這一天人們以多種方式開周圍的人的玩笑。
-
護士節是每年的5月12日,是為了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勞倫斯南丁格爾,于1912年設立的。1860年,她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的工作專著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被譽為近代護理創始人。
-
秋分一般為每年公歷的9月22日到9月24日,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
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因八月十五在秋季的中間,故稱為中秋節,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流行于各民族之間,現已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而得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
小年沒有確定具體是哪一天,它并非專指一個日子,但是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基本上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其他地方則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來確定的。
-
婦女節在每年的3月8日,又稱國際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被稱為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
婦女節在每年的3月8日,又稱國際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被稱為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
婦女節在每年的3月8日,又稱國際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被稱為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