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土木工程網將場地劃分為邊長10—40m的正方形方格網,通常以20m居多。2再將場地設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5653262計標高和自然地面標高分別標注在方格角上,場地設計標高與自然地面標高的差值即為各角點的施工高度(挖或填),習慣以“+”號表示填方,“-”表示挖方。3將施工高度標注于角點上,然后分別計算每一方格地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場地邊坡的土方量。4挖方區(或填方區)所有方格計算的土方量和邊坡土方量匯總,即得場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總土方量。資料拓展建筑物場地地形圖和方格網(邊長a=20.0m)布置如圖所示。土壤為二類土,場地地面泄水坡度ix=0.3%,iy=0.2%。試確定場地設計標高(不考慮土的可松性影響,余土加寬邊坡),計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某場地地形圖和方格網布置【解】(1)計算場地設計標高H0:ΣH1=(9.45+10.71+8.65+9.52)m=38.33m2ΣH2=2×(9.75+10.14+9.11+10.27+8.80+9.86+8.91+9.14)m=151.96m4ΣH4=4×(9.43+9.68+9.16+9.41)m=150.72mH0=(ΣH1+2ΣH2+4ΣH4)/4N=(38.33+151.96+150.72)/4×9m=9.47m(2)根據泄水坡度計算各方格角點的設計標高:以場地中心點(幾何中心口)為H0,計算各角點設計標高為H1=H0-30×0.3%+30×0.2%=(9.47-0.09+0.06)m=9.44mH2=H1+20×0.3%=(9.44+0.06)m=9.50mH5=H0-30×0.3%+10×0.2%=(9.47-0.09+0.02)m=9.40mH6=H5+20×0.3%=(9.40+0.06)m=9.46mH9=H0-30×0.3%-10×0.2%=(9.47-0.09-0.02)m=9.36m其余各角點設計標高均可求出,詳見圖2-6。(3)計算各角點的施工高度:各角點的施工高度(以“+”為填方,“-”為挖方):h1=(9.44-9.45)m=-0.01mh2=(9.50-9.75)m=-0.25mh3=(9.56-10.14)m=-0.58m各角點施工高度如圖所示。某場地計算土方工程量圖(4)確定“零線”(即挖、填方的分界線):確定零點的位置,將相鄰邊線上的零點相連,即為“零線,如圖所示。如1~5線上:X1=[0.01/(0.01+0.29)]×20m=0.67m,即零點距角點1的距離為0.67m,原發布者:zzx295方格網法計算土方量的來步驟根據提供的原始地形數據和場地設計數據利用飛時達土方計算軟件進行土方量計算,分以下九步驟:一、轉換原始地形數據(主要包括高程點和等高線轉換)1、原始數據-地形數據-數據轉換-高程點轉換-生成離散點2、原始數據-地形數據-離散點檢查二、轉換設計數據1、轉換豎向設計高程點設計數據-控制點-控制點轉換-生成離散點源設計數據-控制點檢查2、轉換設計等高線設計數據-等高線-無高程等高線轉換設計數據-等高線檢查-等高線離散化3、構造設計臺面設計數據-特征線-一般特征線繪制-數據參數輸入三、生成土方計算范圍方格網法-確定計算范圍-繪制區域四、布置方格網方格網法-自動布置方格網五、采集自然地形標高方格網法-采集自然標高六、采集設計地形標高方格網法-確定設計標高-采集設計標高七、計算土石方量方格網法-計算土石方量八、出土方行列匯總表方格網法-土方行列匯總九、出土方量統zd計表方格網法-土方量統計表愿與全國各地土方量計算軟件愛好者交流經驗,方格網法。將場地劃分為邊長10—40m的正方形方格網,通常以20m居多。再將場地設計標高和自然地面標高分別標注在方格角上,場地設計標高與自然地面標高的差值即為各角點的施工高度(挖或填),習慣以“+”號表示填方,“-”表示挖方。將施工高度標注于角點上,然后分別計算每一方格地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場地邊坡的土方量。將挖方區(或填方區)所有方格計算的土方量和邊坡土方量匯總,即得場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總土方量。 為了解整個場地的挖填區域分布狀態,計算前應先確定“零線”的位置。零線即挖方區與填方區的分界線,在該線上的施工高度為零。零線的確定方法是:在相鄰角點施工高度為一挖一填的方格邊線上,用插入法求出零點的位置,將各相鄰的零點連接起來即為零線。零線確定后,便可進行土方量計算。方格中土方時的計算有兩種方法,即四角棱柱體和三角棱柱體法。 ①四角棱柱的體積計算方法。方格四個角點全部為填或全部為挖,其挖方或填方體積為: V=a2(h1+h2+h3+h4)/4式中:h1、h2、h3、h4—方格四然點挖或填的施工高度,均取絕對值,m; a—方格邊長。 方格四個角點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時,其挖方或填方體積分別為: V1、2=a2/4×[h12/(h1+h4)+h22/(h2+h3)] V3、4=a2/4×[h32/(h2+h3)+h42/(h1+h4)] 方格中三個角點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點為填方時(或挖方)時,其填方部分的土方量為: V4=a2h43/6(h1+h4)(h3+h4) 其挖方部分土方量為: V1、2、3=a2(2h1+h2+2h3-h4)/6+V4 ②三角棱柱體的體積計算方法。計算時先順地形等高線將各個方格劃分成三角形,每個三角形三個角點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當三角形三個角點全部為挖或全部為填時,其挖填方體積為: V=a2(h1+h2+h3)/6式中:a—方格邊長,m; h1、h2、h3—三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262353964角形各角點的施工高度,用絕對值代入,m。 三角形三個角點有填有挖時,零線將三角形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底面為三角形的錐體,一個是底面為四邊形的楔體,其錐體部分體積為: V錐=a2h33/6(h1+h3)(h2+h3)楔形部分的體積為: V楔=a2/6[h33/(h1+h3)(h2+h3)-h3+h2+h1]式中:h1、h2、h3—三角形各角點的施工高度,取絕對值,m。其中h3指的是錐體頂點的施工高度。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由于零線將三角形劃分成底面為三角形的錐體和底面為四邊形的鍥體,錐體和楔體體積公式分別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5653830: 錐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錐體=(a2/6)×{h33/[(h1+h3) ×(h2+h3)]}楔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V楔體=(a2/6)×{h33/ [(h1+h3) ×(h2+h3)]-h3+h2+h1}注意:h1、h2、h3—三角形角點的施工高度(均用絕對值代入),但是h3恒指錐體頂點的施工高度,a指的是網格的邊長拓展資料舉例:下面是一個部分填部分挖的情況的網格,網格大小(20*20),請看軟件詳細的計算過程:對角線的第一種情況:V1:V錐體 =(a2/6)×{h33/[(h1+h3) ×(h2+h3)]}=(202/6)×{0.253/[(0.25+2.77) ×(0.97+0.25)] }=(400/6) ×0.00424=0.283 (挖方)V楔體 = (a2/6)×{h33/ [(h1+h3) ×(h2+h3)]-h3+h2+h1}=(202/6)×{0.253/(0.25+2.77) ×(0.97+0.25)-0.25+2.77+0.97}= (400/6) ×3.494=232.933 (填方)V2:V楔體 = (a2/6)×{h33/ [(h1+h3) ×(h2+h3)]-h3+h2+h1}=(400/6) ×{0.973/ [2.3×1.22]-0.97+0.25+1.33}=62.351 (挖方)V錐體 =(a2/6)×{h33/[(h1+h3) ×(h2+h3)]}=(400/6) ×{0.973/[2.3×1.22] }=21.684 (填方)總填方=21.684+232.933=254.617總挖方=0.283+62.351=62.634本回答被網友采納,方格網法。將場地劃分為邊長10—40m的正方形方格網,通常以20m居多。再將場地設計標高和自然地面標高分別標注在方格角上,場地設計標高與自然地面標高的差值即為各角點的施工高度(挖或填),習慣以“+”號表示填方,“-”表示挖方。將施工高度標注于角點上,然后分別計算每一方格地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場地邊坡的土方量。將挖方區(或填方區)所有方格計算的土方量和邊坡土方量匯總,即得場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總土方量。 為了解整個場地的挖填區域分布狀態,計算前應先確定“零線”的位置。零線即挖方區與填方區的分界線,在該線上的施工高度為零。零線的確定方法是:在相鄰角點施工高度為一挖一填的方格邊線上,用插入法求出零點的位置,將各相鄰的零點連接起來即為零線。零線確定后,便可進行土方量計算。方格中土方時的計算有兩種方法,即四角棱柱體和三角棱柱體法。 ①四角棱柱的體積計算方法。方格四個角點全部為填或全部為挖,其挖方或填方體積為: V=a2(h1+h2+h3+h4)/4式中:h1、h2、h3、h4—方格四然點挖或填的施工高度,均取絕對值,m; a—方格邊長。 方格四個角點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時,其挖方或填方體積分別為: V1、2=a2/4×[h12/(h1+h4)+h22/(h2+h3)] V3、4=a2/4×[h32/(h2+h3)+h42/(h1+h4)] 方格中三個角點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點為填方時(或挖方)時,其填方部分的土方量為: V4=a2h43/6(h1+h4)(h3+h4) 其挖方部分土方量為: V1、2、3=a2(2h1+h2+2h3-h4)/6+V4 ②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0356239角棱柱體的體積計算方法。計算時先順地形等高線將各個方格劃分成三角形,每個三角形三個角點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當三角形三個角點全部為挖或全部為填時,其挖填方體積為: V=a2(h1+h2+h3)/6式中:a—方格邊長,m; h1、h2、h3—三角形各角點的施工高度,用絕對值代入,m。 三角形三個角點有填有挖時,零線將三角形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底面為三角形的錐體,一個是底面為四邊形的楔體,其錐體部分體積為: V錐=a2h33/6(h1+h3)(h2+h3)楔形部分的體積為: V楔=a2/6[h33/(h1+h3)(h2+h3)-h3+h2+h1]式中:h1、h2、h3—三角形各角點的施工高度,取絕對值,m。其中h3指的是錐體頂點的施工高度www.tz-yilong.com防采集。
日常計算土方過程中,方格網法是一個比較常用的土方計算方法。方格網法計算方法容易上手,適用的地形多樣。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方格網計算土方量的大體流程。
材料/工具
AutoCAD繪圖軟件FastTFT土方計算軟件矢量化地形圖
第一步:計算角點施工高度,如圖:第二步:計算零點標出零線,如圖公式:第三步:計算方格土方量,
方法
確定計算區域:
用方格網法計算土方,首先將要計算土方的區域將其高程點展會到圖上,然后用pl(復合線)將區域圍成閉合的
【方格網法】-【確定計算范圍】-【繪制區域】
南方cass三角網法和方格網法計算土方量測量工作中經常會遇到計算土方問題,計算兩期土方是CASS的特
確定區域編號,繪制區域,選擇區域是否劃分為多個區塊,區域繪制完成;
怎么用CASS的方格網法計算兩期土方量分步閱讀本經驗介紹用CASS的方格網法計算兩期土方量。工具/原
可通過自由繪制、選擇已有封閉線、自動搜索或者累加搜索等方法確定區域。
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方格網法來計算土方工程量。具體做法1 用1/500的地形圖將施工場地劃分成方格
布置方格網:
參考資料土木工程網將場地劃分為邊長10—40m的正方形方格網,通常以20m居多。2再將場地設計
【方格網法】-【自動布置方格網】
1、識別轉換原有自然地形圖上的高程點和等高線。2、劃定土方計算的閉合范圍線,用土方軟件創建土方計算
點選要布置方格網的區域,在彈出的設置窗口中,設置方格網大小,方向等參數,單擊確定按鈕,布置出方格網。
第一步:連接全站儀,【數據】→【讀全站儀數據】→將新測量數據(此數據為dat格式)保存至電腦;第二步
采集自然標高:
1.利用方格網法計算土石方量的步驟是先采集原始地面標高;2.采集原始地面的密度就決定了方格網是尺寸
【方格網法】-【采集自然標高】
方格網法土方量計算:(使用該方格網計算土方前,須使用PLine復合線圍取閉合的土方量計算邊界
點取要采集標高的區塊/區域,程序讀取該區域地形數據,并標注在方格點右下角。
第一步:計算角點施工高度,如圖:第二步:計算零點標出零線,如圖公式:第三步:計算方格土方量,
確定設計標高:設計標高可以手動輸入或采集圖上設計數據,此處以手動輸入為例;
用方格網法計算土方,首先將要計算土方的區域將其高程點展會到圖上,然后用pl(復合線)將區域圍成閉合的
【方格網法】-【確定設計標高】-【輸入設計標高】
南方cass三角網法和方格網法計算土方量測量工作中經常會遇到計算土方問題,計算兩期土方是CASS的特
點取要輸入標高的區塊/區域,可通過等高度面、增減自然/設計標高、一點/二點坡度面、三點面、四點面這個方法確定設計標高,此處定義為等高度面。
怎么用CASS的方格網法計算兩期土方量分步閱讀本經驗介紹用CASS的方格網法計算兩期土方量。工具/原
通過顏色區分填挖方范圍。
繪制零線:
【方格網法】-【繪制零線】
點取區域,程序自動繪制零線。(圖中選中的藍線)
挖填面積計算:
【方格網法】-【挖填面積計算】
可定位填挖方最高點,標注在圖上。
計算土石方量:
【方格網法】-【計算土石方量】
指定松散系數(此處忽略),點取區域,土方量標注在每一個方格中,顏色區分填挖方。
行列匯總:
【方格網法】-【土方行列匯總】
其他匯總:橫向為每一列的填方總量,豎向為每一行的挖方總量。
土方量統計:
【方格網法】-【土方量統計表】
可將匯總表繪制到圖上或者導入到Word文檔。
繪制平土斷面圖:
【方格網法】-【繪制平土斷面圖】
制定斷面線位置,繪制斷面;洋紅色為自然地面線,為平土地面線。
土方三維模型:
自然三角面模型生成→平土三角面模型生成→平土面自然面合并;
看一下效果圖:
1、識別轉換原有自然地形圖上的高程點和等高線。2、劃定土方計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3623231算的閉合范圍線,用土方軟件創建土方計算范圍。3、布置方格網,比如說軟件里的【自動布置方格網】功能,可以快速繪制出方格網。而且方格網的大小可以自己輸入,角度可以自由設置,布置后可通過【方格網編輯】中的功能對方格進行調整。4、采集提取地形標高到網格上去。5、確定設計標高,大概有三種方式:“自動優化出設計標高”、“直接提取采集出前期做好的設計數據”、“按照指定方式輸入設計標高”。6、如果要進行邊坡土方量的計算,可以放坡,一般邊坡分為單級坡、多級坡,軟件里的功能大概分為【選邊放坡】、【選點放坡】、【轉角放坡】功能進行邊坡的繪制。7、繪制土方零線(不是必須要做的,不影響土方計算結果)。8、計算土石方量,注意,這里包括土方量和石方量,一般土方軟件應該不包括計算石方量,唯獨飛時達土方計算軟件可以計算石方量的,而且還可以在計算前,設置松散系數。9、出土方量統計表。10、繪制土方平土剖面圖。擴展資料:方格網法計算例題:方格四個角點全部為填或全部為挖,其挖方或填方體積為:V=a 2(h1+h2+h3+h4)/4。式中:h1、h2、h3、h4—方格四然點挖或填的施工高度,均取絕對值,m;a—方格邊長。 方格四個角點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時,其挖方或填方體積分別為:V1、2=a2/4×[h12/(h1+h4)+h22/(h2+h3)]。V3、4=a2/4×[h32/(h2+h3)+h42/(h1+h4)]。方格中三個角點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點為填方時(或挖方)時,其填方部分的土方量為: V4=a2h43/6(h1+h4)(h3+h4)。其挖方部分土方量為:V1、2、3=a2(2h1+h2+2h3-h4)/6+V4,原發布者:zzx295方格網法計算土方量的步驟根據提供的原始地形數據和場地設計數據利用飛時達土方計算軟百件進行土方量計算,分以下九步驟:一、轉換原始地形數據(主要包括高程點和等高線轉換度)1、原始數據-地形數據-數據轉換-高程點轉換-生成離散點2、原始數據-地形數據-離散點檢查二、轉換設計數據1、轉換豎向設計高程點設計數據-控制點-控制點轉換-生成離散點設計數據-控制點檢查2、轉換設計等高線問設計數據-等高線-無高程等高線轉換設計答數據-等高線檢查-等高線離散化3、構造設計臺面設計數據-特征線-一般特征線繪制-數據參數輸入三、生成土方計算范圍方格網法-確定計算范圍-繪制區域四、布置方專格網方格網法-自動布置方格網五、采集自然地形標高方格網法-采集自然標高六、采集設計地形標高方格網法-確定設計標高-采集設計標高七、計算土石方量方格屬網法-計算土石方量八、出土方行列匯總表方格網法-土方行列匯總九、出土方量統計表方格網法-土方量統計表愿與全國各地土方量計算軟件愛好者交流經驗,原發布者:陳平87101820第一步:連接全站儀,【數據】→【讀全站儀數據】→將新測量數據(此數據為dat格式)保存至電腦;第二步:【繪圖處理】→【展高程點】→導出保存在電腦上的新測量數據(若無全站儀導出數據,可將測量所得數據,按序號、空一列、Y、X、H的順序在EXCEL表格中輸入相應數據,再另存為csv格式,不保存關閉EXCEL源文件,在電腦中找到另存的csv文件,改變該文件后綴為dat,再將該dat文件選擇用“記事本”程序打開,打開后標準格式如:“13,,881019.718,2563395.065,1880.247”,若不是標準格式,則將其修改至標準格式后保存關閉,最后直接進行【展高程點】操作),【展高程點】可進行多次操作:可先導入面積數據,用PL命令連接面積各數據點,特別注意:最后一點與第一點的連接必須使用“C”的閉合命令;再導入面積內各高程點數據;第三步:【等高線】→【建立DTM】→【由圖畫高程點生成】→選擇面積各數據點邊線→【確定】→系統自動生成三角網;第四步:【等高線】→【三角網存取】→【寫入文件】→窗選整個圖形→選擇存盤確定;第五步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3623764:【工程應用】→【方格網土方計算】→點擊面積邊線→彈出對話框,對話框中【高程點坐標數據文件】選擇此區域回填前(或開挖前)測量數據的dat格式文件;對話框中【涉及面】欄選擇【三角網文件】,選擇此前保存的三角網;方格網寬度根據需要調整;點擊【確認】,系統自動計算并生成方格網圖形,存盤(該文件為dwg格式)退出。1.在電腦上安裝科力達全站儀傳輸軟件2,方格網法土方量計算:(使用該方格網計算土方前,須使用PLine復合線圍取閉合的土方量計算邊界,一定要閉合,但是盡量不要擬合。因為擬合過的曲線在進行土方計算時會用折線迭代,影響計算結果的精度。) 用方格網法算土方量,設計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還可以是三角網。(1)設計面是平面時的操作步驟: 選擇“工程應用\方格網法土方計算”命令。 命令行提示:“選擇計算區域邊界線”;選擇土方計算區域的邊界線(閉合復合線)。 屏幕上將彈出方格網土方計算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選擇所需的坐標文件(原始的地形坐標數據);在“設計面”欄選擇“平面”,并輸入目標高程;在“方格寬度”欄,輸入方格網的寬度,這是每個方格的邊長,默認值為20米。由原理可知,方格的寬度越小,計算精度越高。但如果給的值太小,超過了野外采集的點的密度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點擊“確定”,命令行提示:最小高程=XX.XXX ,最大高程=XX.XXX總填方=XXXX.X立方米, 總挖方=XXX.X立方米同時圖上繪出所分析的方格網,填挖方的分界線(綠色折線),并給出每個方格的填挖方,每行的挖方和每列的填方。(2)設計面是斜面時的操作步驟: 設計面是斜面的時候的,操作步驟與平面的時候基本相同,區別在于在方格網土方計算對話框中“設計面”欄中,選擇“斜面【基準點】”或“斜面【基準線】” A. 如果設計的面是斜面(基準點),需要確定坡度、基準點和向下方向上一點的坐標,以及基準點的設計高程。點擊“拾取”,命令行提示:點取設計面基準點:確定設計面的基準點;指定斜坡設計面向下的方向:點取斜坡設計面向下的方向; B.如果設計的面是斜面(基準線),需要輸入坡度并點取基準線上的兩個點以及基準線向下方向上的一點,最后輸入基準線上兩個點的設計高程即可進行計算。點擊“拾取”,命令行提示:點取基準線第一點:點取基準線的一點;點取基準線第二點:點取基準線的另一點;指定設計高程低于基準線方向上的一點:指定基準線方向兩側低的一邊;(3)設計面是三角網文件時的操作步驟:(適用于有多個不同設計高程的平整場地,使用該方式進行土方計算前,須使用設計高程建立DTM三角網,并使用“等高線/三角網存取/寫入文件”保存為*.sjw文件) 首先,在方格網土方計算對話框中,頂部選擇所需的坐標文件(原始的地形坐標數據)。 選擇設計的三角網文件(設計高程建立的三角網文件*.sjw),點擊“確定”,即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264656236可進行方格網土方計算。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首先要導出計算所需的高程點坐標數據文件,然后用復合線(要閉合)畫出知計算區域邊線,就會彈出方格網土方計算窗口,選定前面導出的高道程點坐標數據文件,再設定設計面平面和有規則的斜面都可以按照提示設定好,內不規則的設計面就需要自己編排高程點生成DTM再保存為三角網文件后再選定在設計面中;再設定方格寬度后,點確定。就自動計算出容來了內容來自www.tz-yilong.com請勿采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