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開手機找到手機指南針,打開手機指南針,會出現讓你校對 2、按著以上步驟進行校對,左右晃動手機,注意手機是與地面平行,出現以下情況時校對完成 3,校對完成后會自動跳轉出來進行位置定位 以上就是手機指南針的使用 拓展資料:指南針的作
本文我們將從以下幾個部分來詳細介紹如何使用指南針:指南針基礎知識、使用指南針、迷路時如何找到方向、參考
指南針是野外生存的必備工具之一。野外生活除了靠一張精確的地圖,熟悉指南針的使用也能確保你不會迷失方向。從本篇教程中,你將熟悉指南針的各個組成部分,學會精確地讀指南針,并且通過一些簡單的步驟,學會利用指南針導航的基本技巧。從步驟一開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指南針吧。部分 1指南針基礎知識
指南針怎么看如下。 從外形上看,指南針帶有一圈很精確的刻度,南是在刻度為180度的地方,北是刻度為0度的地方,東則是刻度為90度的地方,西是刻度為270度的地方,通過閉合磁感線,指南針可以正確的指出方位。 指南針處在靜止狀態時,紅色一端指
第1步:了解指南針的基本構造。
您好,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使用指南針確定方向: 1、首先要打開iPhone上的【定位服務】:打開【設置】—【隱私】—【定位服務】。 2、接著找到屏幕上的【指南針】APP,打開【指南針】,選擇允許訪問當前的位置。 3、第一次打開可能需要進行校準,讓紅
指南針的設計雖然千差萬別,但是都有共同之處。所有指南針都有指向地球磁場的磁針。最基本的野外用指南針也叫做底座指南針。這種指南針的基本組成部分如下:
1、首先,展開指北針,轉動方位框使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線與方向指標相對正,將平視鏡斜放(45°)單眼通過準星瞄向目標,從平視鏡反射看到磁針N極所對反字表牌上方位分劃,既可讀出目標方位角,然后用右手轉動方位框使方位玻璃上的刻度線與磁針N極對
基板
指的是鑲嵌著指南針指針的塑料底盤。
六五式軍用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自已琢磨一下其實就行了。有幾個功能: 1、先打開,擺平,指針自動對的是北; 2、兩頭是像步準星一樣的東西,是測量目標角度的,先確定你的方位,然后用它瞄準所測的目標,放下來,把儀器上的方位盤標有北的字樣旋
指向箭頭
指的是基板上指明方向的箭頭,通常和持羅盤者的方向相反。
1、首先,拿著指南針,在同一個地方轉一圈,把紅色的指針轉到與北方一致的地方,然后停下來。 2、當紅色指針與北方重合時,指南針的東南西北即為實際的東南西北。 3、將指南針放平,使指針能自由旋轉,旋轉指南針外殼,使指針與刻度盤在南北方向
羅盤罩
指的是容納指南針磁針的塑料圓殼。
1、打開手機界面,找到實用工具 2、在找到實用工具后,找到“指南針”選項 3、打開指南針后,將手機平放,手機移動位置,就可以看到你目前處于什么方位了 4、將手機平放拿著,此時的方位是北357度 5、再將手機水平放置,移動位置,此時的方位是南1
刻度盤
是指圍繞羅盤罩,標示360度方向的刻度,可以用手轉動。
指南針務必水平地拿著,而且要遠離以下列舉的各種物品,才可避免磁針發生錯亂:指南針應離鐵絲網10米,高壓線55米,汽車和飛機20米,以及含有磁鐵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針探知現在所在位置的步驟: ①使實際地形和地圖方向一致。 ②在地圖上
磁針
指的是在羅盤罩內旋轉的指針。
指南針怎么看如下。 從外形上看,指南針帶有一圈很精確的刻度,南是在刻度為180度的地方,北是刻度為0度的地方,東則是刻度為90度的地方,西是刻度為270度的地方,通過閉合磁感線,指南針可以正確的指出方位。 指南針處在靜止狀態時,紅色一端指
定向箭頭
指的是羅盤罩內沒有磁性的那根指針。
指南針上有刻度, “南”那里刻度是180, “北”刻度是0(也可以說是360), “東”是90, “西”是270。 東南方145度, 按刻度上來看,就是東南方向偏南的地方了。
定向線
指的是羅盤罩內和導航箭頭平行的線。
根據古載,最晚在北宋時期,我國已經在海船上應用指南針了。從此,人們才具備了全天候的航行能力,才真正走向寬廣的海洋。 隨著我國海外貿易日益頻繁,宋代時我國商船常搭載有阿拉伯人,這些阿拉伯人在船上學會了使用指南針,從而將我國的指
第2步:握指南針的方式要正確。
指南針務必水平地拿著,而且要遠離以下列舉的各種物品,才可避免磁針發生錯亂:指南針應離鐵絲網10米,高壓線55米,汽車和飛機20米,以及含有磁鐵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針探知現在所在位置的步驟: ①使實際地形和地圖方向一致。 ②在地圖上
將指南針平放在手掌上,手掌則放在胸前。在戶外活動時,這是拿指南針的標準方法。如果你要同時參照地圖,那就將指南針平放在地圖上,這樣結果才會更精確。
指南針指針所指的方向是南方,面對指南針所指的方向,背面是北方,左面是東方,右面是西方。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并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北磁極
第3步:搞清楚你面對的方向。
華為手機的指南針使用方法: 1、打開華為手機,點擊“實用工具”文件夾進入。 2、進入后可以看到華為手機自帶的指南針工具應用,點擊進入。 3、進入指南針后,會提示請大幅度的傾斜設備來完成校準。 4、根據提示搖動手機,轉動圓圈中的小球來校準
想要正確導航,首先要明確面前的方向。查看指南針上的磁針,磁針只有在指向北方的時候不會來回偏轉。
在iPhone手機的桌面選項中找到【工具】選項文件夾(一般的指南針功能是在“工具”文件夾中,但是也根據個人的設置分類可以會有不同,用戶請自行查找。 2.找到并點擊【指南針】選項后,用戶首先進行指南針功能的【校準】處理。 3.【校準】的操作就是
旋轉刻度盤
,直到定向箭頭和磁針在一條直線上,然后將它們一同指向北方,這樣定向箭頭就會告訴你你面前的方向了。如果定向箭頭位于北方和東方之間,那么你面對的就是東北方向。
在iPhone6中,有一個指南針,可通過檢測磁力的原件判斷出當前所在磁場的方向,從而顯示出當前的方向。 方法/步驟: 1、首先在打開指南針前,要打開iPhone上的【定位服務】,找到手機主屏上的【設置】 2、然后找到【隱私】,點擊進入【隱私】 3、
找到指向箭頭和刻度盤的匯合點。
http://www.108js.com/article/article3/30269.html?id=1135 HTML5 Canvas指南針
如果想要結果更精確,可以仔細查看羅盤上的刻度標示。如果指向箭頭在刻度盤上指向23,那么你面前的方向就是北偏東23度。
您好, 百度團隊根據您的問題解答如下 打開指南針軟件,進入到軟件主界面。指南針的上方顯示了您當前面對的方向和角度,紅色指針指向北方。菜單-樣式中可以選擇樣式。有時指南針的精度可能不夠,可以點擊菜單-校準,開始校準。站在一個開闊的地
第4步:了解方向意義上的北方和磁針北方之間的差別。
平放指南針后,可以將指南針緩慢的轉動,當指針與指南針刻度盤的“北”重合之后,指針會停止擺動,這樣就能準確的看出南北方位,如果你的指南針無法準確的看出南北方位,一般是磁場干擾到了指南針。 指南針上,N代表北(north);E代表東(east);W代
雖然兩個“北方”的概念的確容易混淆,不過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掌握這個基本知識。想要正確使用指南針,這個概念是必須要搞清楚的。
1、打開指南針軟件,進入到軟件主界面 2、指南針的上方顯示了您當前面對的方向和角度,紅色指針指向北方。 3、菜單-樣式中可以選擇樣式。 4、有時指南針的精度可能不夠,可以點擊菜單-校準,開始校準。站在一個開闊的地方,手機屏幕面向天空,在
真正的北方
或者地圖北方,指的是地圖上所有經線在北極匯集的點。所有地圖都一樣,北方位于地圖上方。可是由于磁場的微小差異,指南針指著的方向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北方,而是所謂的磁針北方。
您好,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使用指南針確定方向: 1、首先要打開iPhone上的【定位服務】:打開【設置】—【隱私】—【定位服務】。 2、接著找到屏幕上的【指南針】APP,打開【指南針】,選擇允許訪問當前的位置。 3、第一次打開可能需要進行校準,讓紅
磁針北方
的差異是由磁場偏離造成的,和地球中軸線大約有11度的偏離,這么一來,有些地方的真實北方和磁針北方之間就會有20度的差異。想要準確讀出指南針方向,就需要將磁場偏離的影響考慮進去。位置不同,影響大小也有差異。
六五式軍用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自已琢磨一下其實就行了。有幾個功能: 1、先打開,擺平,指針自動對的是北; 2、兩頭是像步準星一樣的東西,是測量目標角度的,先確定你的方位,然后用它瞄準所測的目標,放下來,把儀器上的方位盤標有北的字樣旋
有時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南針上的一度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走上一兩公里,差別就顯現出來了。可以想象要是偏上十幾二十公里會是什么后果。所以,讀數的時候一定要將磁場偏離考慮在內。
您好, 百度團隊根據您的問題解答如下 打開指南針軟件,進入到軟件主界面。指南針的上方顯示了您當前面對的方向和角度,紅色指針指向北方。菜單-樣式中可以選擇樣式。有時指南針的精度可能不夠,可以點擊菜單-校準,開始校準。站在一個開闊的地
第5步:學會矯正偏離。
您好,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使用指南針確定方向: 1、首先要打開iPhone上的【定位服務】:打開【設置】—【隱私】—【定位服務】。 2、接著找到屏幕上的【指南針】APP,打開【指南針】,選擇允許訪問當前的位置。 3、第一次打開可能需要進行校準,讓紅
偏離是指磁場造成地圖上真正的北方和指南針指著的北方之間有多少差異。你可以通過矯正指南針,使方向結果更準確。做法就是根據測量方法的不同(是否借助地圖還是僅僅依靠指南針),以及位置的不同(東偏區域內還是西偏區域內),在讀取數字時進行適當增減。
手機指南針實際上就是電子羅盤。傳統羅盤用一根被磁化的磁針來感應地球磁場,地球磁場與磁針之間的磁力時磁針轉動,直至磁針的兩端分別指向地球的磁南極與磁北極。電子羅盤也一樣,只不過把磁針換成了磁阻傳感器,然后將感受到的地磁信息轉換為
找到你所在的國家零偏離的位置在哪里,然后根據你的具體位置,計算出需要加減多少。
指南針使用磁鐵做的。 指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并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北磁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
例如,如果你使用指南針時位于西偏區,那么就需要在讀數加上適當的度數,才能在地圖上找到與之匹配的正確方位。如果你位于東偏區,就要適當減去度數。
指南針指針所指的方向是南方,面對指南針所指的方向,背面是北方,左面是東方,右面是西方。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并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北磁極
部分 2使用指南針
第1步:隨時明確位置,確定你的目的地在哪個方向。
如果你在樹林里或者野外,要時不時查看周圍情況,查看指南針,確定自己的方位,以確保前進的方向正確。記住,除非你的前方是北方,否則磁針一定會跳轉。
旋轉刻度盤,直到定向箭頭和磁針北邊那一端成一條直線。這個時候,指向箭頭就會告訴你方向。
扭轉刻度盤,矯正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偏差,根據具體偏轉情況向左或者向右旋轉。查看指向箭頭和刻度盤回合的位置。
第2步:繼續朝著指南針指明的方向前進。
只要用正確的方法拿好指南針,隨著指向箭頭轉動身體,直到磁針北端和定向箭頭呈一條直線,然后順著指向箭頭的方向走就行。記得要經常查看羅盤,同時注意不要隨便轉動刻度盤。
第3步:留意前方的標志物。
要想精確地沿著指向箭頭的方向走,就要仔細看著箭頭,然后在前方找一個標志物,如一棵樹、電話線桿等作為標志。不要把標志物選得太遠,像是選一座山。標志物太大的話,就無法精確地導航了。到達標志物后,繼續尋找下一個路標。
如果能見度有限,你可能看不到遠處的東西,可以用團隊成員當做路標。站在原地,然后讓同伴從你這里朝著指南針指明的方向前進。對方往前走的時候可以時刻糾正對方。當對方走到你視線的極限位置時,就讓對方停下來,然后你再跟上去。這樣反復進行,即可沿著方向前進。
第4步:在地圖上標出前進方向。
將地圖放在平坦表面,然后將指南針放在地圖上,讓定向箭頭指向絕對北方。如果你知道現在的位置在地圖上的哪個點,就將指南針放在這個位置上,讓指南針的邊緣剛好穿過這個點,同時定向指針仍然指向絕對北方。
沿著指南針邊緣畫一條線,穿過現在的位置。如果你對自己的位置判斷正確,從現在的位置往前走就應該和地圖上的線處于一條直線上。
第5步:試著利用地圖記錄方位。
先確定目的地的方向,將地圖放在平坦的表面,用指南針的邊緣充當標尺,將指南針放好,在你現在的位置和目的地之間畫一條線。
旋轉刻度盤,直到定向箭頭指向地圖上的絕對北極。這時候,箭頭也會將羅盤上的定向線和地圖上的經線連在一起。刻度盤位置確定好以后,就可以移走地圖了。
這個時候,就應該按照東西偏區造成的差異調整刻度盤。如果在西偏區,就適當增加數字,如果在東偏區就減去數字。這和用羅盤確認方位的時候正好相反。這點很重要。
第6步:用新記錄下的方位導航。
將指南針平放在胸前,指向箭頭指著和你對立的方位,然后按照箭頭指示方向前進,找到目的地方向。轉動身體,直到磁針北端和定向針呈一條直線的時候,就可以沿著這個方向向著地圖上的目的地前進了。
部分 3迷路時如何找到方向
第1步:選準三個標志性地標。
地標必須是你看得到,又可以在地圖上找到的東西。當你不知道自己現在的位置在地圖上的什么地方時,最重要的是利用指南針弄清方位,但是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確定好在地圖上可以找到的地標,有助于擴大視野,同時也可以幫助你重新定位方向。
第2步:將指向箭頭對準第一個路標。
只要路標不是位于你的北方,磁針就會偏轉。扭轉刻度盤,讓定向箭頭和磁針的北端呈一條直線,這時候,指向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你要找的方向了。記得根據你所在的區域進行偏離調整。
第3步:利用地圖找到路標的方位。
將地圖平放在平坦的表面,然后將指南針放在地圖上,讓定位箭頭指向地圖上的絕對北方。接下來,將指南針向地圖上的路標方向推,直到指南針的邊緣與路標交錯。同時,定向箭頭應該保持指向北方。
第4步:用三角定位的方式確定你的方位。
沿著指南針的邊緣畫一條線,穿過地圖上你的大概位置。你一共需要畫出三條線,這是第一條。
在另外兩個路標上也用同樣的方法分別畫出一條線。畫好后,地圖上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形。而你的位置就在三角形內。三角形的大小取決于你對方位判斷的準確度。判斷越準確,三角形就越小。經過大量實踐練習,你甚至可以讓三條線交匯于一點。
小提示
你也可以用兩只手分別握著長方形指南針的兩端,將指南針拿在胸前,這樣的話大拇會指呈L形,兩只手肘分別朝向兩側。站立時面對你的目標,眼睛注視前方,身體正對著你要用來記錄方位的路標物。這時候,想象從你的身體到指南針之間有一條直線,直線穿過指南針,和指向箭頭連接,呈一條直線。你還可以將大拇指按在你的腹部,好讓指南針握得更穩一些。記得不要佩戴鋼鐵制的腰帶扣或者其它磁性的東西,不然離指南針太近會造成干擾。
利用附近的物體確定方位可以得出更精確的結果。當你在一片比較貧瘠,沒有什么參照物的地方迷路的時候,比較適合使用三角定位法。
相信你的指南針。99.9%的情況下,指南針都是正確的。許多地方看起來都很相似,所以還是相信你的指南針比較靠譜。
為了提高準確性,將指南針拿至眼前,向下沿著指向箭頭看,尋找可以利用的路標。
指南針指針的頂端通常是紅色或者黑色的。北端一般都標有N。如果沒有,一定要利用太陽的方位確定北端是哪一端。
參考
http://www.princeton.edu/~oa/manual/mapcompass2.shtml# Compass
http://www.magazine.ordnancesurveyleisure.co.uk/magazine/tscontent/editorials/outdoor-skills/map-and-navigation-skills/using-a-compass.html
http://www.rei.com/learn/expert-advice/navigation-basics.html
http://www.princeton.edu/~oa/manual/mapcompass3.shtml# Scenarios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指南針怎么用指南針的方位怎么看
指南針怎么看如下。
從外形上看,指南針帶有一圈很精確的刻度,南是在刻度為180度的地方,北是刻度為0度的地方,東則是刻度為90度的地方,西是刻度為270度的地方,通過閉合磁感線,指南針可以正確的指出方位。
指南針處在靜止狀態時,紅色一端指向的方位就是南方,接著你緩慢的將指南針轉動,直至白色一端與表盤刻度上顯示的“南”完全重合方可停止轉動,此時指南針所指向的方位就是你的實際地理方位。
擴展資料:
21世紀初,主要有用磁阻傳感器和磁通門加工而成的電子羅盤。雖然GPS在導航、定位、測速、定向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但由于其信號常被地形、地物遮擋,導致精度大大降低,甚至不能使用。尤其在高樓林立城區和植被茂密的林區,GPS信號的有效性僅為60%。
在靜止的情況下,GPS也無法給出航向信息。為彌補這一不足,可以采用組合導航定向的方法。電子羅盤產品正是為滿足用戶的此類需求而設計的。它可以對GPS信號進行有效補償,保證導航定向信息100%有效,即使是在GPS信號失鎖后也能正常工作,做到“丟星不丟向”。
手機上的軟件也能分出東南西北是因為手機中內置了電子指南針,電子指南針又稱作電子羅盤,電子羅盤一般來說有兩大類材料能夠實現,一種是霍爾材料,一種就是磁阻材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指南針 (辨方工具)
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指南針上有刻度,
“南”那里刻度是180,
“北”刻度是0(也可以說是360),
“東”是90,
“西”是270。
東南方145度,
按刻度上來看,就是東南方向偏南的地方了。
指南針是怎樣運用與傳播的?
根據古*載,最晚在北宋時期,我國已經在海船上應用指南針了。從此,人們才具備了全天候的航行能力,才真正走向寬廣的海洋。
隨著我國海外貿易日益頻繁,宋代時我國商船常搭載有阿拉伯人,這些阿拉伯人在船上學會了使用指南針,從而將我國的指南針傳到西亞、西方等國。
我國的海上交通,很早就已經開始了。秦漢時期以后,我國的航海事業逐漸發達起來。
東晉時期,有個有名的和尚法顯,曾經走海路到過印度,他還寫過一本《佛國記》。根據《佛國記》的記載,那時候一艘海船大約可以乘坐200多人。
至唐代,海船有的長達20丈,可以乘坐六七百人,可見規模之大。當時,我國海船的活動范圍,東起廣州,西至波斯灣,是南洋各國之間海上運輸的重要力量。
838年,日本和尚圓仁來我國求法,后來寫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文,描述了在海上遇到陰雨天氣的時候混亂而艱辛的情景。
當時,海船的航向無法辨認,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向北行,有的說向西北行,幸好碰到一個波綠海淺的地方,但是也不知道離陸地有多遠,最后只好沉石停船等待天晴。
由此可見,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在大海里航行是多么困難。
白茫茫的一片大海,天連水,水連天,很難找到什目標。白天可以看太陽出沒來辨別航行的方向,晚間可以看北極星。陰天下雨時假如航錯了方向則很危險。指南針的發明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指南針用于航海之后,不論天氣陰暗,航向都可辨認。史籍中最早記載到指南針用于航海的是在北宋時期。
指南針發明后很快就應用于航海。世界上最早記載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導航的文獻,是北宋時期的地理學家朱彧所著的《萍洲可談》。
朱彧的父親朱服于1094年至1102年任廣州高級官員,他追隨其父在廣州住過很長時間。《萍洲可談》一*錄了他在廣州時的見聞。
當時的廣州是我國和海外通商的大港口,有管理海船的市舶司,有供海外商人居留的蕃坊,航海事業相當發達。《萍洲可談》記載著廣州蕃坊、市舶等許多情況,記載了我國海船上航海很有經驗的水手。
朱彧在《萍洲可談》一書中評述了當時廣州航海業興旺的盛況,同時也記述了我國海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說道:“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萍洲可談》記載,當時海船上的人為了辨認地理方向,晚上看星辰,白天看太陽,陰天落雨就看指南針。
當時,海上航行還只是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日子里才用指南針,這是由于人們對靠日月星辰來定位有1000多年的經驗,而對指南針的使用還不很熟練。
當時舟師已能掌握在海上確定海船位置的方法,說明我國人民在航海中已經知道使用指南針了。
這是全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針的最早記載,我國古代人首創的這種儀器導航方法,是航海技術的重大革新。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并不排斥天文導航,兩者可配合使用,這更能促進航海天文知識的進步。
1123年,北宋朝廷派許兢出使高麗,許兢回國以后寫了一本《宣和奉使高麗圖經》,里面也有這樣一段記載:
船行過蓬萊山以后,水深碧色,像玻璃一樣,浪勢更大了……這天晚上,海中不能停船,開船的人看著星辰前進。如果遇到天陰,那就只能用指南浮針來辨認南北了。
至南宋,我國使用指南針導航不久,在南宋時期被阿拉伯海船采取,并經阿拉伯人把這一偉大發明傳至歐洲。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磁針從阿拉伯人傳至歐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這一年是我國南宋孝宗淳熙七年,我國人首先將指南針應用于航海比歐洲人至少早80年。
南宋時期,我國的海船一直開至阿拉伯,和阿拉伯人做生意,阿拉伯人到我國來的也很多,而且大多是乘我國船來的。阿拉伯人看到我國船都用指南針,也學會了制造指南針的方法,并把這個方法傳到了歐洲。
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又由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后。歐洲人對指南針加以改造,把磁針用釘子支在重心處,盡量使支點的摩擦力減少,讓磁針自由轉動。
由于磁針有了支點,不再需要漂浮在水面之上,這種經過改造的指南針就更加適宜于航海的需要。大約在明代后期,這種指南針又傳回我國。
根據南宋時期吳自牧《夢粱錄》的記載,當時航海的人已經用針盤航行。這就說明當時指南針和羅盤已經結合在一起了。
吳自牧在他所寫的《夢粱錄》中說道:“風雨冥晦時,惟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毫厘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系也。”由此也可以看出指南針在航海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種羅盤,有用木做的,也有用銅做的,盤的周圍就刻上東南西北等方位。人們只要把指南針所指的方向,和盤上所刻的正南方位對準,就可以很方便地辨別航行的方向了。
至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儀器了,不論冥晦陰暗,都利用指南針來指航。而且這時海上航行還專門編制出羅盤針路,船行到什么地方,采用什么針位,一路航線都一一標志明白。
元代的《海道經》和《大元海運記》里都有關于羅盤針路的記載。
元代學者周達觀寫的《真臘風土記》里,除了描述海上見聞外,還寫道海船從溫州開航,“行丁未針”。這是由于南洋各國在我國南部,所以海船從溫州出發要用南向偏西的丁未針位。
明代著名的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時,鄭和領導的船隊,共有27000多人,乘坐大船60多艘,這些大船稱為寶船。最大的寶船,長40丈,闊18丈,是當時海上最大的船只。這些船上就有羅盤針和航海圖,還有專門測定方位的技術人員。
鄭和這樣大規模的遠海航行之所以安全無虞,完全依賴指南針的忠實指航。
鄭和的巨艦,從江蘇劉家港出發到蘇門答臘北端,沿途航線都標有羅盤針路,在蘇門答臘之后的航程中,又用羅盤針路和牽星術相輔而行。指南針為鄭和開辟我國到東非航線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鄭和7次下西洋,擴大了我國的對外貿易,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加強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增進了我國同世界各民族的友誼,為中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指南針的運用,使人們獲得了全天候的航行能力,開創了人類航海的新紀元。人類第一次能在茫茫無際的浩瀚海洋上自由地馳騁,指南針也因此被喻為“水手的眼睛”。
指南針傳到世界各國以后,把航海事業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時代,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也都用指南針來幫助航海了。正因為指南針起的作用很大,所以人們把它列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著名的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指出:“指南針的應用是原始航海時代的結束,預示著計量航海時代的來臨。”
請問軍用指南針怎么使用?
指南針務必水平地拿著,而且要遠離以下列舉的各種物品,才可避免磁針發生錯亂:指南針應離鐵絲網10米,高壓線55米,汽車和飛機20米,以及含有磁鐵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針探知現在所在位置的步驟:
①使實際地形和地圖方向一致。
②在地圖上找出二個可看出的目標物。
③將指南針的進行線(或長邊)朝向其中的一個目標物
④找到圓圈配合箭號和指針(北)相吻合。
⑤不改變圓圈的方向將其放在地圖的北方位置。
⑥指南針的長邊之尖端吻合地圖上的目標物。
⑦當圓圈的箭號和磁北線延線畫一條直線。
⑧針對另一目標依照同樣的方法進行。兩條線的交錯處即是現在所在位置。
用指南針探知前進的方向
①使連結現在位置和目的地的直線吻合指南針的進行線(長邊)。
②圓圈的箭號和磁北線平行(箭號在地圖的上邊部分)。
③將指南針從地圖上拿開,拿在身體前面。
④扭轉身體直到箭頭和指針重疊。
⑤再重疊進行線的方向此即等于地圖的目標方向。
地圖上都標有方位,你只要按照地圖上的東西南北方向放指南針,就可以看出真正方位了
軍用的跟平常的差不了多少,可能結合了計時器,等等,還有軍用為指北針
怎么用指南針定方向
指南針指針所指的方向是南方,面對指南針所指的方向,背面是北方,左面是東方,右面是西方。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并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北磁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擴展資料: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稱,始于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終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為司南古義不斷演化,使它與一系列的古代發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提到司南的文獻中,王充的記述是最重要的,他明確指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是應篇)其中的“杓”是指勺子。具備這種“指南”性能的司南,應是磁性指向器。但是,這里的“地”是指古代械盤中的“地盤”。
械盤是秦漢時期發明的,用于游戲或占卜。在“地盤”的四周刻有24個方位,中心刻有象征北斗七星的標志。中國現代著名的科技史家和文物復制專家王振鐸曾依據這些記載成功地復原了漢代的司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指南針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