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沖擊有限、影響可控。成敗的關鍵,主要在于我們能否堅持既定的政策方針不動搖,能否有效地穩定負面沖擊對預期的影響。
從宏觀經濟層面看,經貿摩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經濟的外部風險和下行壓力。僅就經貿摩擦本身來說,這種沖擊是有限的。從企業層面看,經貿摩擦對部分外向型企業有沖擊,可能帶來成本增加、訂單下降等問題,企業面臨減產歇業、調整重組的挑戰。電子通信、電氣機械、木材加工、化學產品等行業企業受影響相對較大。
從國內消費看,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影響可控。比如大豆,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占比已經不到三分之一,而且美國大豆在我國只能用來榨油,表現在豆油價格上可能會上升。我國現在進口一噸大豆加上關稅的價格為3750美元,比原來多了750美元,平攤到每公斤豆油價格可能高幾元錢,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不大。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國內對經貿摩擦沖擊的疑慮還突出表現在兩方面,一個是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匯市的波動,另一個則是對我國高科技創新能力的疑慮。這需要客觀冷靜看待。
對于資本市場來說,經貿摩擦的影響固然存在,但也并非主因。股市波動主要是受心理等因素影響,匯市波動主要是受美元走強和外部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有些影響是來自周期行為。
對高科技創新的疑慮則受中興事件影響較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承認在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方面與美國存在的差距,但同時也不應過分夸大這種差距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
總的來看,目前經貿摩擦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沖擊,可以用“有影響,可控制,需應對”來概括。在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問題上,自夸自大也好,自怨自艾也罷,盲目自信也好,一味恐懼也罷,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發展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最終克服這個前進路上遇到的困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