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來大家一定能想到三伏天,三伏天是夏天最熱的一段時間,很多人想提前知道什么時候入伏,那么小暑哪天進伏呢?小暑進伏還是大暑進伏呢?大家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小暑哪天進伏
進伏不在小暑節氣。
小暑進伏還是大暑進伏
暑伏既不是小暑也不是大暑。
暑伏天的初伏開始于小暑節氣之后,在小暑之后5天左右暑伏開始。小暑并不等同于暑伏,兩者是不同的。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著時令的變化;而暑伏實際上是在說三伏天,因為此時暑熱難耐,所以,又稱之為暑伏。
暑伏指的是“三伏天“,是指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后10天結束的這段時間,而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農歷六月的第一個節氣,時間大約在新歷的7月7日前后。暑伏天的計算是根據“夏至三庚入伏”口訣來推算的,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的開始,一般在小暑節氣的后5天左右,到了小暑節氣也就意味了暑伏天即將來臨。
夏令暑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于"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征,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易致內寒過甚,以至于體內陽氣更衰。
入伏注意事項
一、夜臥早起。夏季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就寢時間為22:00—23:00,起床時間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午睡時間一般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時間過短達不到午休目的,時間過長不但會讓人頭腦發昏,肢體無力,還會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
二、養陽驅邪。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于外,反易被外邪所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不宜進行大量運動,運動之后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三、調息靜心。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精神飽滿,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
四、食酸補鹽。夏季出汗多,鹽分損失亦多,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補心。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為解渴消暑之佳品,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對于“三伏天”,尤其要喝三豆湯,祛火、解乏、消痱子??梢远喑砸恍┕瞎珣⒁馑男晕?,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
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龍眼、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慎食。
五、健脾祛濕。到了夏季“三伏天”,總讓人有種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覺,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長夏”。早、晚進餐時可以喝些粥,如山藥粥、薏米粥、蓮子粥等。也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濕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點荷葉,這樣就增加了清熱祛暑、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另外,三豆湯也有健脾祛濕的效果。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