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上流通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之下跌,造成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產生的原因有多樣,但是根據理論分析可概括出幾個一般原因:首先是緊縮性的貨幣財政政策影響,如果一國采取緊縮性的貨幣財政政策,降低貨幣供應量,削減公共開支,減少轉移支付,就會使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出現失衡,出現“過多的商品追求過少的貨幣”,從而引起政策緊縮性的通貨緊縮。接著是經濟周期的變化,當經濟到達繁榮的高峰階段,會由于生產能力大量過剩,商品供過于求,出現物價的持續下降,引發周期性的通貨緊縮。然后是投資和消費的有效需求不足,當人們預期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經濟形勢繼續不佳時,投資和消費需求都會減少,而總需求的減少會使物價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的歷史教訓和全球性通貨緊縮的嚴峻現實迫使人們認識到,通貨緊縮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危害。通貨緊縮會加速經濟衰退,例如物價的持續、普遍下跌使得企業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這將嚴重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將使失業率上升等等。不僅如此,通貨緊縮還會導致社會財富縮水,分配負面效應顯現,甚至可能引發銀行危機。因此我們要謹慎對待通貨緊縮。
既然了解了通貨緊縮的危害,那有什么措施可以治理呢?下面以我國存在的通貨緊縮為例,提出治理通貨緊縮的一般措施。首先通貨緊縮既然是一種貨幣現象,那么治理通貨緊縮,也就必須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以滿足社會對貨幣的需求。除此之外,還必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調整政府收支結構。要想盡快走出通貨緊縮的困境,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其真正發揮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完善市場經濟所需要的科技、教育、住房、衛生、醫療、社會保障制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