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原料 白紙,水彩筆 方法/步驟 1.首先畫一個梯形,作為底部城臺的輪廓。(要注意構圖,比例要適中) 2.畫出城臺上的掛飾和5個拱形門洞,要注意中間的門最大(在古代中間最大的拱形門洞只有皇帝才能進出哦)。 3.畫出天安門的第一層城樓。(
步驟一:我們在白紙上先用直線畫出黃琉璃瓦頂,用折線畫出飛檐,然后用短線條連接下一層黃琉璃瓦頂,再用折線畫出飛檐。
城墻和國旗涂紅色,房頂涂或者橙,路面可以涂灰色或者,后面的樹木涂綠色。 手涂漆時如果濃度不正確,涂出來的表面會很厚很難看。平頭筆刷在移動時應朝扁平面刷動。下筆時由左至右,保持手的穩定且均勻的力道移動,下筆時,筆刷和表
步驟二:用兩條直線畫出石柱輪廓,在石柱下用一個大梯形畫出城臺,并用長條裝飾城臺,再用重復的直線連接瓦頂與城臺作為一根根石柱。
工具/原料 白紙,水彩筆 方法/步驟 1.首先畫一個梯形,作為底部城臺的輪廓。(要注意構圖,比例要適中) 2.畫出城臺上的掛飾和5個拱形門洞,要注意中間的門最大(在古代中間最大的拱形門洞只有皇帝才能進出哦)。 3.畫出天安門的第一層城樓。(
步驟三:在天安門周圍用圓形畫出氣球,氣球下用線條畫出條幅,使畫面更豐富,畫完之后用水彩筆涂上顏色。
《開國大典》評課 時慧 《開國大典》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教育的好教材。盧老師上此課時四溢,感染力很強,而且教學過程環環相扣,不斷。精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的簡筆畫怎么畫
*的簡筆畫畫法步驟如下:
1、先畫出底部城臺的輪廓,不要釋放四方四正,這樣顯得沒有層次感,立體感。
2、畫出城臺上的掛飾和5個拱形門洞,中間拱形門洞是最大的,兩邊依次減小。
3、畫出第1層城樓,一般畫成梯形就好,兩邊記得加角。
4、畫出柱子。
5、按照圖示畫出第2層城樓。
6、按照下圖再加4個氣球,顯得熱鬧。
7,涂上顏色,紅色的城墻,金*的磚瓦,多彩的氣球,北京*的簡筆畫完成啦。
擴展資料:
簡筆畫,就是用簡單的線條畫出事物主要的外形特征,要畫得“簡”,畫得像。必須刪掉細節,突出主要特征,把復雜的形象簡單化。事物簡筆容易掌握,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學畫興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速記能力、概括能力、想像能力,有利于孩子的智力發展。
動物簡筆畫繪畫方法:
1、概括動物的基本形狀。基本形狀就是大輪廓,它是根據動物的外形特征決定的。要使復雜的形象變簡單,首先要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概括動物的基本形狀,再在基本形狀上進行加工。
2、抓住動物的動態變化。
3、根據各種動物的特征采取夸張、擬人的手法來畫,使形象更加突出。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簡筆畫
天安城門的簡筆畫怎么畫?
工具/原料
白紙,水彩筆
方法/步驟
1.首先畫一個梯形,作為底部城臺的輪廓。(要注意構圖,比例要適中)
2.畫出城臺上的掛飾和5個拱形門洞,要注意中間的門最大(在古代中間最大的拱形門洞只有皇帝才能進出哦)。
3.畫出*的第一層城樓。(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房頂形狀,因為*是明代建立的,被作為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所以這棟建筑還是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的。
4.畫出柱子。
5.畫出*的第二層城樓。
6.畫出四個氣球高高的飄在*旁邊。
北京*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在這里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從此這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以上就是*簡筆畫的全部內容。
《開國大典》一文*廣場分布簡筆畫
《開國大典》評課
時慧
《開國大典》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教育的好教材。盧老師上此課時*四溢,感染力很強,而且教學過程環環相扣,*不斷。精彩的環節太多,我擇其一而述之。
[簡筆畫獨具匠心,形成亮點]
在這堂課上,教師兩次作簡筆畫,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成了教學中的亮點。
第一次,老師教學文章的第二大段——*廣場的位置,*城樓的布置和前來參加典禮的群眾隊伍云集“丁”字形廣場的情況。老師要求用“讀”的方法學習,同時要求學生在讀時注意老師的演示。此時,老師注重對學生讀的語氣及理解上的引導,讀出、讀好關鍵詞句(包括各位置上的設施),同時畫出方位。讓學生對說明性的會場布置一下子有了感性的認識,老師通過簡筆畫把這段課文的重點顯示出來了,從整體到部分,又回到整體。形象直觀地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使學生自然深刻地理清了課文的脈絡。而后老師又利用這簡筆畫指導學生復述,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有條理的復述能力。簡筆畫加上有層次、梯度型的教學設計,既教給了學生閱讀的最基本方法,也有效地結合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這一切可謂是水到渠成。
第二次,是句子教學。“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傳到白山黑水之間,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是《開國大典》中的重點句子,它集中表現了獲得了新生的中國人民無比激動、無比歡樂的思想感情,也是積累語言的好材料,值得學生熟讀成誦。老師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再一次用簡筆畫畫出了一幅中國地圖,同時在圖上示出“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白山黑水”的位置,讓學生融語言的蘊涵、形象內涵、情感內涵于一起,理解了全中國人民熱切的期待和快樂,也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了排比句的感染力。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盧老師利用簡筆畫這一形象的教學手段,加強了教育的形象性,突出了重點,攻破了難點,使學生處于和課文內容協調的氛圍中,有求知的*和興趣,從而學得愉快,學有所獲。http://blog.xhedu.sh.cn/blogweb/more/detail.asp?id=1356
開國大典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F%AA%B9%FA%B4%F3%B5%E4&z=0
開國大典時的*會場
舉行開國大典時*修葺一新,城樓上橫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正中懸掛毛的巨幅畫像(40年代著冠照)。兩旁的標語東為“中央人民政府萬歲”,西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沒有國徽,因為9月25日、26日政協的座談會及審查委員會上認為還要修改,所以27日全體會議上只通過了國旗、國歌、國都、紀年4個決議。
那時,東西三座門(正式名稱為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及南面長長的甬道,甬道兩邊長長的紅墻,正南門即磚石結構的中華門都還存在,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封閉的會場。與8個月前北平剛解放時的*前比較,可說是煥然一新,寬廣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現在國旗旗桿的地方已豎了一根當時看來已很高的旗桿,旗桿上有一個金色的頂。中華門外正陽門、前門箭樓兩旁的許多建筑物上都張燈掛旗。“北平東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間都改成“北京東站”、“北京西站”了。會場里的工人、學生、干部、市民、城防部隊都舉了臨時趕制的五星紅旗及其他紅旗、紅燈和彩色小旗,特別是用紅絹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燈,真是成了紅旗紅燈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舉著綠底白色的星月旗,顯得分外不同。會場上的群眾共達30萬人,分區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橋北沒有現在的觀禮臺,但搭了兩個簡單的臺子,一個供大會指揮用,一個給惟一的外賓觀禮團,這就是前一天剛到的以法捷耶夫為首的蘇聯文化藝術科學工作者代表團。受檢閱部隊則站在東長安街。
那時交通工具少,群眾近則列隊步行來,遠的坐火車來。我當時所在的單位,臨時編為華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迤邐一里許要步行到清華園車站。天未亮起床,到車站已7點,乘裝煤的黑敞篷車,走了兩小時才到前門車站。經過西直門車站時還見到門頭溝工人也坐火車來。雖然“旅途”這樣艱苦,但大家情緒高漲。在前門席地而坐等到下午兩點才安排進入會場,午飯是饅頭涼水,每人領到三塊糖、兩個梨,是節日優待。
莊嚴隆重的開國大典終于在10月1日下午3時開始。那天早晨是陰天,上午和中午還下了一點小雨,但下午卻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萬民同慶。典禮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宣布開會;中央人民政府就位,就位,委員就位;奏義勇軍進行曲;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國旗(同時鳴禮炮,禮炮畢);中央人民政府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閱兵;*。毛澤東宣讀的公告,約九百字,雖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澤東文集》,但收入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及《共和國檔案1949-1996》。http://baike.baidu.com/view/2194.htm#4
愛祖國的簡筆畫
1、首先畫長短不一的四橫。
2、第一根線是畫出*的頂層。
3、第二根線和第三根線連接成第二層,第四根線是*的最底層。
4、開始畫出一條條豎線表示柱子。
5、進一步強化細節,第一層和第二層的門與柱子畫出來。
6、在畫一面紅旗,駐足在*之前。
7、將紅旗畫完整,同時畫出*的背景。
8、開始進行上色,將*的各個部分圖上好看的顏色。
9、進一步完成其他顏色,作品完成!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